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3期   作者:叶标
[导读] 留守儿童是农村校园中重要的群体,也是班主任不容忽视的教育管理部分。
        叶标
        兴宁市崇文学校   广东兴宁  514500
        摘要:留守儿童是农村校园中重要的群体,也是班主任不容忽视的教育管理部分。在农村初中的班主任管理中,需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真切结合多样性的教育管理手段引领留守儿童实现健康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初中  班主任 留守儿童 教育与管理
        如果班主任想要在教育管理中达成良好的教育实践效果,需要对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接着,班主任应该全方位实施教育管理,结合班级中留守儿童的薄弱环节实施针对性教育引导,以期引领本班的留守儿童摒弃不良的习惯,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完善。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在班级中针对留守儿童实施教育管理,班主任需要详细分析当前农村班级中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同时,班主任需要从中发现不足和问题,在后续的教育管理中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效果。
        首先,部分班主任并未在日常的教育管理过程中针对性解决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依然面对全班学生进行,其教育管理方法虽然存在普适性,却没有针对解决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其次,部分班主任已经注重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针对留守儿童实施教育引导,但是其教育管理手段缺乏系统性的整合。有些班主任注重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学习能力、部分班主任注重对留守儿童实施德育引导、部分班主任注重在教育管理中对留守儿童实施生活关怀——上述班主任已经意识到在教育管理中开始实施针对性引导,但是尚未达成系统化的教育管理效果;
        再次,部分班主任确实能够全方位对留守儿童实施教育引导,但是其教育效果有待提升。主要原因是因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没有针对性,没有发掘出班级中每一位留守儿童成长中最急缺的东西,故而其教育管理并未达成良好的效果,也没有使留守儿童产生认同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借助教育管理对班级中的留守儿童实施监管将帮助留守儿童减少不良习惯、促使其健康成长。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将针对性减少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促使留守儿童向着良好的发展方向并不断进步。
        第二、借助教育管理对班级中的留守儿童实施教管将提升整个班级的管理效率。对于班主任而言,留守儿童因为缺少家校共育的条件,导致很多留守儿童都成为班级管理的“老大难”问题。针对其实施教育管理将保证班级事务的有力推进,促使班级中的每一项事务都顺利推行。
        第三、在班级中对留守儿童实施教育管理将为所有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管束导致存在一定的身体、心理问题。当班主任对其实施教育管理,其将从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层面实现成长,进而更好地融入到和谐的班级环境之中。
        第四、针对班级中的留守儿童实施教育管理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留守儿童个人而言,经过初中阶段的教育管理,其将建立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日后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益的建设者;对于其家庭而言,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将保证其家长在城市中安稳工作,为城市与祖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可见,班主任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将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的方法
        经过大量教育文献的研究和管理经验的总结,班主任需要整合出适用于本班学生的教育管理手段。经过针对性实施,班级中不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普通学生都将得到成长和进步。
        (一)知识教育:夯实基础
        在班主任管理的积极推进中,首先需要保证学生的天职:学习。班主任通过对班级中留守儿童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因为缺少学习自觉性而导致在家庭中不会主动学习,从而造成了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
        例如,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将本班所有的留守儿童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学习小组中,要求每一个小组的组长肩负起基础作业完成的日常监督任务。一开始,班主任会发现部分留守儿童依然延续着以往的“不写作业”“抄写作业”等不良的学习习惯。随着小组共同学习的推进,班主任将逐步发现留守儿童出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开始在放学后主动留在教室中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写作业,在遇到不会的基础问题时还会询问小组其他成员。随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建立,留守儿童将原本应该在家庭中完成了基础作业放在了放学后在教室中完成,且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自信。接着,班主任将在教育监督中发现留守儿童出现的改变,也将在各科教师的教育反馈中发现留守儿童取得的点滴进步。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建立“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习惯,且在小组的互相协作中提升各学科基础知识的认知和掌握。
        (二)规则教育:提升能力
        班主任需要借助规则教育的实施对留守儿童实施教育管理。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观察中,会发现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家长的日常管理和约束,导致“没有规则意识”,不了解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
        例如,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发现班级中有几位留守儿童总是不搞卫生。即使是小组长提醒他们,他们也是不为所动。于是,班主任需要及时介入,告知其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应进行公共卫生清扫的责任。接着,班主任需要请这几位留守儿童负责讲台的卫生清扫,且在每天早晨就到班提醒这几位留守儿童打扫卫生,积极与这几位学生共同劳动,争取将讲台附近的卫生清理整洁。经过班主任的规则教育和以身作则,留守儿童意识到了遵守班级规则的重要性,且能够主动承担班级中的集体任务,以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责任意识投入到班级生活当中。
        (三)情感教育:健全品质
        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日常关注和关怀,班主任需要补足学生的情感缺乏。在日常的教育引导中,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适时对学生实施心理与身体健康教育,以期在引领留守儿童成长的同时促使其健全品质。
        例如,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会发现班级中的留守儿童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感缺乏。有些学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敏感、自卑;有些学生因为缺乏家长的关爱而易怒、易暴;还有些学生因为缺乏家长的心灵关爱而出现早恋等问题。针对留守儿童这些问题,班主任需要及时介入,给予留守儿童最真挚的关爱和照顾。对于其没有办法与家长见面的问题,班主任可以在校园中定期开展网络电话活动请家长和学生远程“见面”;对于学生易暴易怒等情绪问题,班主任需要教授其正确的情绪排解方法;对于学生早恋的问题,班主任需要阐明早恋的危害,及时建立互助小组,开设丰富的教育活动,保证每一个留守儿童都建立富足的内心世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班主任需要注重班级中留守儿童的日常管理,借助多元化的教育管理手段详细分析班级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针对性凭借丰富的教育管理手段引领其成长和进步。同时,为了达成良好的教育实施效果,班主任需要从知识教育入手夯实留守儿童的知识基础,帮助留守儿童完成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全面掌握;班主任需要从规则教育入手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促使学生能够在严谨的规则中建立生活和学习习惯;班主任还需要从情感教育入手关怀留守儿童,保证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班主任的关怀和爱护下健康进步、愉悦成长。最终,留守儿童将在班主任的认真负责和细心管教下弥补不足,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开拓、锐意进取。
        参考文献:
        [1]李为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问题及解决途径[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5):285-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