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涛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实验中学
【摘要】基于当前我国教育背景下,每个人的学习阶段大多要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四个阶段。初中作为由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不论是学习方面还是自身素养方面,都对学生的未来产生着深远影响,因此,在提高成绩、习得知识的同时,如何处理好德育教育管理问题成为初中班主任极为关注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篇文章,笔者将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工作经验,在分析当前关于德育教育普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几条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问题分析;对策
【正文】初一新生面临的学习生活困扰:课程多,课程难,和小学学习截然不同,为了不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个人觉得,学生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培养更为重要,我希望我带的学生阳光、向上。但当前我国初中生德育教育管理模式仍不完善,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以下,我将简略陈述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几条可行性建议。
一、初中德育教育过程存在的普遍问题
1.1教师德育意识不强,重成绩轻德育
如何评定一个学生优秀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她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身品格。因此,我国越来越多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正确的判断是非的标准。但有些学校虽极力提倡德育教育,但对教师的引导传达仍不到位,思想工作没做好,教师德育意识不强,把德育教育当成形式工作,仍将大量时间精力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
1.2德育形式落后,德育成效不显著
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总是习惯套用现有的模式框架,仅仅通过开主题班会等单一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懂得灵活变通、另辟蹊径,单一陈旧的模式让学生对此关注度不高,学生也不愿意主动参与到其中来,这对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增加了很大阻力。
1.3学生个性化强,师生沟通不到位
当下许多学生通常对老师敬而远之,甚至更有不少初中生仍存在怕老师这一消极心理,对与老师沟通这件事始终保持消极态度,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问题都不愿与教师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横着一道鸿沟。初中教学模式也始终都是教师说,学生听这一模式,学生极少反映问题,发起沟通。并且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与众不同的个体,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始终坚持以一对多的方式,对个性较强的同学仍然没有考虑周到。师生沟通不到位,始终是德育教育的最大难题。
1.4学生家长参与度低,班主任了解不充分
初中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除了班主任在其中发挥作用,还需要学生家长的参与。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但是现在仍有一些家长将孩子放到学校,自己当甩手掌柜的现象,对学校任务始终带有消极态度,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做不到有效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状况及对自己教学状况的反映,对学生的认识存在漏洞。有关家长会等集体活动,空座率高,家长与班主任之间始终缺少一个沟通的平台。家长与班主任之间加强联系,对推动德育教育起着积极作用。
二、改善初中德育管理的策略
2.1三方联动,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初中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仅仅依靠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和各科老师的共同努力。德育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各个学生的性格以及平时状态,基于此,才能对症下药,发现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
初中阶段,班主任虽说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但是对学生的了解还不是很全面,学生家长最了解孩子脾气秉性、各科老师也更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课堂状态,因此,班主任多与学生家长和各科老师沟通百利而无一弊,更有利于德育教育的进行。
在与各科老师和家长沟通时,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不利影响:首先,在交流沟通之前要统一教育理念是加强学生素养提升,统一共同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其次,班主任、学生家长、各科老师在交流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平等地位,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只有以平等为基础的交流才能出成果;再有,班主任作为沟通交流发起者要注意提高各科老师及学生家长的参与积极性,避免有些家长责任意识不强烈,将孩子教育全都归咎于老师的情况,班主任要学会提高学生家长责任意识,推动家长参与到孩子德育教育中来;最后,班主任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做好表率作用,积极和各科老师及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态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等等,保证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在德育教育方面,班主任、各科老师、学生家长站在统一战线,更有利于加强各自对学生(孩子)的了解,出现问题及时应对。
2.2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当前,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单一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甚至将德育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认为是学校的形式工作,并没有重视。基于此,班主任应勇于创新,另辟蹊径,寻找新方法、新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
比如,可以参与积攒活动,在所有的学生中取得极好的效果。全员参与积攒活动,具体细则:语文连续背诵3篇文章积攒1个,数学作业全对3次积攒1个,英语背诵3篇文章积攒1个。每次小测前5名积攒3个,进步3个名次积攒3个。全级大型考试,全级前5积攒6个,前10积攒4个,前50积攒3个,进步8个名次积攒3个。一月来迟到早退3次取消1个赞,上课期间被老师点名批评违反上课纪律的3次,取消1个赞,未经永许私自带智能手机到校的学生取消当月的所有赞,这些形式都可以加强学生参与度,在无形之中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
2.3共性为主,个性为辅,相辅相成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相关活动时,一般面向的都是所有学生,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有的学生仍具有很强的个性,班主任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及时注意并了解相关情况,不遗漏任何一个学生,积极与学生交流。学习上发现有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或者学习成绩起伏较大时,可以和学生谈话,及时了解原因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之间发生矛盾,班主任也要学会积极引导学生间沟通,及时处理,避免矛盾越积越深;发现学生有不正确行为的时候,要及时指出纠正。在和学生沟通时,班主任要注意态度温和,语气不要太强烈,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2.4以身作则,规正自身言行
初中阶段,班主任除了学习之外还需要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班主任与学生基本天天见面,无论是课下还是课上,班主任都在关注着各个学生的动态,同样,学生也在关注着班主任。在初中阶段,学生在潜意识中将班主任当作是榜样,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也在默默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所以,作为班主任,应该时刻规正自己的言行,避免自己的失误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班主任也可以以身作则,从自身出发,讲述自己经历的事情,用正确的言行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素养。
【结束语】如何促进初中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我们先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做出有效应对并将方法落到实处。初中班主任要不忘自身职业原则,致力于教好每一位学生,将德育工作贯彻到底,不拖延,不懒散,促进学生的长久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德育教育将会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孟文元.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名师在线,2020(05):94-95.
[2]丁玉环.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创新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