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新刚
山东省平度市南京路小学北校区 266742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和宗旨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提升自身知识水平的同时,获取精神和思想层面的成长。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自然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任。如何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教师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人文关怀;创新方法;家校合作
德育教育作为旨在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培养的教育教学活动,其重要性与知识的传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具备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目标和根本目的所在。而这一重任自然落到班级的组织和管理者——班主任身上。如何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展成为教师关注的话题。为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正确人生和价值观的树立,使学生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
一、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德育教育工作得以顺利进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关爱学生,师生之间的隔阂和距离才会逐渐消失,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才得以更好地进展下去。尤其小学生本身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比较敏感且自尊心很强,传统以批评教育为主的沟通和教育方式很难让学生做到内心深处的真正顺从,因而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照顾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应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照顾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从而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采用一视同仁的心态来对待班级中的所有学生,不能偏袒部分学习好的学生,或是忽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让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爱。而对于一些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并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内心深化感动和感化学生,得到学生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照顾,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和发展,使德育教育工作得以更好地进展下去。
二、创新教育方法,深化学生德育认知
很多小学班主任教师往往采用单纯说教式的教育模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方法陈旧且十分单一,导致思维活跃的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和逆反心理,不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为了转变这种局面,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在改进和创新德育教育方法上多下功夫,积极运用学生喜爱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德育教学,将枯燥、单调德育知识的讲解以生动且富含趣味性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比如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典型的新闻案例,如有的学生因不堪重负而产生轻生想法或是行为,将之以视频资料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探讨、交流,从人物的思想、态度和言行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在充分认识到这一做法和思想是多么的荒谬和错误,并深思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压力,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不是采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借助这种直观展示、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德育教学,能够促进德育教育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升。如此,便使德育教育方式得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增强了学生对德育内容的了解并深化了学生的德育认知,使德育教育效果得以不断改进和提升。
三、实施家校合作,提升德育教育水平
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德育教育工作很难在朝夕之间完成,单靠教师和学校的力量也很难实现,因而实施家校合作教育,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为此,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应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一个以学校、班级、家庭为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将家长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更理想德育教育效果的取得提供有力支撑。
例如,班主任应首先让家长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取得家长理解与支持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德育工作。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针对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出现的问题随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商讨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或是通过举办家长座谈会、进行家访的形式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此,便实现了家庭与学校、班主任之间的密切合作,发挥了教育合力的作用,使德育教育效果达到了最优化的水平。
总之,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以及自身教育管理实际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发展,为最终实现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仲琳琳.论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青春岁月,2014
[2]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