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有效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3期   作者:胡广帅
[导读] 德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础工作,教师只有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够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奠定坚实且有效的基础。
        胡广帅
        西安曲江第三小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德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础工作,教师只有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够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奠定坚实且有效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并结合实际的经验,从重视德育教育目标、组织开展德育活动、注重沟通联系家长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和实施以来,素质教育便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性趋势,德育教育也因此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点,因为德育教育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的确立。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呢?每个小学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端正对德育教育的态度和思想,去推进德育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革新,丰富并优化学生的德育体验,最终切实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效能。
        一、重视德育教育目标,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因此也是整个德育教育的中心,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推进德育教育实践的开展和进行。对此,小学教师必须要转变落后的德育观念和思想,重视德育教育目标的确立和制定,在此基础上来明确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关注学生的实际感受,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关爱和尊重,去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打开心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有效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完成德育目标,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主动性。
        例如,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学生们的感受,实际上,德育教育应该以学生们为中心,让学生们认识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课堂上,笔者会主动与学生们沟通,了解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在德育教育输出的同时针对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进行排查,解决学生们内心的问题,以本班学生“王肖(匿名)”为例,王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很少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但经过笔者的细心观察发现,王肖并不是不喜欢与人交流,而是恐惧、担心交流的过程出现问题,所以,笔者会发动学生们的力量,让同学们主动与王肖沟通,同时,笔者也会与王肖进行对话,从王肖内心进行改变。这样,笔者通过重视德育教育目标,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组织开展德育活动,丰富学生道德体验
        德育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习惯和能力,而这些都必须要在实践中才能够得以形成和发展,所以德育教育绝不能是单纯地说教,这样是难以取得实效的。对此,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地组织和开展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具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进行策划,确定德育活动的主题,促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我的道德教育中实现道德标准的内化,丰富道德认知和体验,进而在实践中升华为具体的道德品质、习惯和能力。
        例如,笔者每个月都会在班级中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通过班会时间组织德育活动,让学生们实践活动中深入理解德育教育的意义。如,笔者以“亲情”为主题,让学生们围绕主题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个环节,笔者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随后,笔者再针对学生们的问题进行指导、教育,以此丰富学生的德育认知和体验。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开展德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道德体验。
        三、注重沟通联系家长,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素养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沟通联系学生家长是小学德育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小学教师需要认识到沟通联系家长的重要性,多多开展家长会活动,并利用各种即时通讯工具来和家长进行及时、紧密的联系,向家长反应学生在校的基本表现,与家长共同制定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策略,促使家长可以将学校的德育教育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共同营造良好德育环境,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进而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例如,在德育教育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实际上,家庭教育对学生们的成长有着很大影响,而学校教育则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所以,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家庭、校园共同教育。所以,笔者会主动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考虑到家长的时间问题,笔者利用微信建立了微信群,通过线上发布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共同商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这样,笔者通过注重沟通联系家长,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水平,才能够促进小学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说,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树立科学的观念和先进的思想,基于现实学情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思考和探索,以促进重视德育教育目标、组织开展德育活动、注重沟通联系家长等策略的实践运用,切实地抓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以促进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高速发展,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霞.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87-88.
        [2]刘胜.试分析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05+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