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程中对学生素质的拓展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3期   作者:唐荣桂
[导读] 本文主要从“融入情境,设计体育项目”、“结合学情,设定运动方式”、“合作交流,获取运动经验”等方面探讨小学体育课程中对学生素质进行拓展的方法。
        唐荣桂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学校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摘要: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是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身体上的锻炼,促进小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具备良好的课堂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逐渐具备良好的体育课程知识,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上获得良好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融入情境,设计体育项目”、“结合学情,设定运动方式”、“合作交流,获取运动经验”等方面探讨小学体育课程中对学生素质进行拓展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素质;拓展方法
        
        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即是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逐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却很难配合教师的教学,并不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学习中。为了能够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拓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为学生设计有效的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拓展和锻炼。
        一、融入情境,设计体育项目
        小学体育课程的运动项目比较枯燥,在体育课堂上多让学生根据体育运动的技能进行单一的训练。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境,为学生设计体育项目。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情境的体育项目更有吸引力,也便能达到让学生的素质进行拓展的目的。
        如,我曾在体育课堂上为学生设计过一个体育项目,名为“紧急大营救”,此次体育项目中,我为学生设计的体育运动锻炼内容为跑、跳、平衡、投掷。在此项目开始前,我先为学生阐述了这一体育项目的情境:“动物王国中,一天小兔子的妈妈收到了一封信,信上写着:‘你女儿在我手里,赶紧拿20根胡萝卜来换你的女儿。’小兔子的妈妈看到这封信后非常慌张,但是翻遍了家里的每个角落也没有凑齐20根胡萝卜。于是小兔子妈妈赶忙大象爷爷来帮忙,请大家捐出一些胡萝卜。大象爷爷知道了这件事情后,说:‘我们不能让这样的坏人得逞,赶紧找几个年轻力壮的好帮手,我们一起去营救小兔子。’”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愿意做营救小兔子的好帮手吗?”学生们非常开心地回答:“愿意!”于是,我便让学生在课前设置好的障碍区进行运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便使学生主动进入到小学体育运动项目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收获良好的运动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结合学情,设定运动方式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设定运动方式的时候,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设定,为学生设计符合学生运动水平、运动能力的运动方式,这样才不会超过学生的身体负荷,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在教师设定运动时间之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划定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厌倦,也不宜过短,过短会达不到运动的效果。
        当我教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我便提前了解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运动水平。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上做一些稍有难度的运动项目,如耐久跑、三级跳远、1分钟跳绳等,但是由于学生的运动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在体育课程上不能让学生进行长时间的运动。因此,我在体育课堂上,先让高年级的学生进行运动前的活动,并带领学生围绕操场进行跑步,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关节活动开,进行运动前的热身。随后再教授学生三级跳远的方法,先让学生观察我的动作,之后将每一个动作的步骤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进行10分钟左右的训练。之后再让学生与同伴进行跳绳的练习,并且学生在跳绳和跳远的时候会相互交替,不会让学生长时间进行一项运动,能够使学生得到锻炼,也得到休息。这样的安排,同样能够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拓展。
        三、合作交流,获取运动经验
        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学习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当学生合作完成一项体育运动的时候,学生也能在合作过程中获取有效的体育运动经验,能够在此基础上收获良好的合作方法,使学生在合作中能够收获更多的进步。
        我在体育课堂上,曾为学生组织过合作参与的体育运动,让学生共同玩“过桥袋鼠”的体育游戏。在此游戏中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合作的小组,每个小组中的成员均要参与游戏,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学生需要先过两条长凳,之后用袋鼠跳跃的方式到达终点。当一位学生到达终点后,该小组中的下一位同学则开始过长凳,哪一个小组最先全员到达终点,则该组学生获胜。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能够进行交流,说道:“我觉得应该让动作比较迅速的同学排在开头和结尾,动作慢的同学在中间,这样能够留出时间来赶超其他的小组。”在学生交流经验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参与积极性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锻炼。
        综上,在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为学生在体育项目中融入情境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可以通过结合学情为学生设定运动方式的形式,让学生在运动中张弛有度,得到锻炼和休息;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合作,并在合作后交流获取运动经验的方式,对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提升,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拓展。
        参考文献:
        [1]江月蓉.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6):88-89.
        [2]曹亮.体育分层教学法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6):113+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