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清
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第二中心小学
摘要:在现阶段,如何发展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教学改革任务之一,而在这一素养内涵结构中,有一个素养内容备受关注,即“学会学习”,认为学生不仅要及时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掌握获取文化知识的方式方法,能够懂得随着个人成长参与自主学习活动。在英语学科素养结构中,我国教育部也明确列出了“学习能力”这一素养教学要求,所以小学英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使其逐步掌握学好英语的科学方法,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将从课前指导要有效、课中互动要创新、教学反思要随行三个大方向来分析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会学习”、指导方法
常规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比较重视学生的知识生成情况,但是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生成数量较多的英语知识,教师通常会选择以讲解法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也因此导致学生在英语课上失去了学习自主性,使得学生渐渐养成了惰性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小学生会越来越依赖教师讲解,无法独立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而这就意味着学生无法实现终身发展。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坚持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确保学生可以真正实现学会学习,以便让学生切实积累有效学习经验。
一、课前指导要有效
课前准备环节十分重要,我国古人也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指出了完善的准备工作是保障活动效益的重要内容。在过去,小学英语教师很少会关注学生的课前学习行为,导致小学生一直都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因此无法实现有效学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对此,小学英语教师要想促使学生学会学习,那么第一步便是要及时进行课前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及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其实现有效学习。
1.巧用导学案,培养预习习惯
导学案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导学工具,最初是相对于教案形成的,由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与个体分析去设计导学案的板块内容,展现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学习方案,让学生据此实现自主学习。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巧妙设计导学案的具体内容,切实突出导学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课前利用导学案去预习英语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让学生自觉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就如在“What’s in your room”单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切实实现有效学习,使其在课前也能自主预习英语知识,笔者就尝试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参与了课前预习活动。在导学案中,笔者明确设计了预习目标,即掌握介词的用法,学习使用介词去描绘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积极学习词汇与词组知识,学会使用单元知识去介绍房间的具体布置情况,掌握一些物品名称的英语表达方式。据此,本班学生则可有重点地去学习英语知识。为了让学生顺利突破预习任务,笔者还鼓励本班学生自主利用与教材配套的光盘资源去学习单词的标准发音,根据朗诵音频去阅读课文,及时锻炼学生的英语语音能力,优化学生的英语语感,也希望学生可以准确掌握课文的具体内容。
2.善用微课,培养自学能力
微课是一种数字化的视频资源,是围绕一到两个知识点录制而成的微视频,关注的是学生本身的学习需求,有利于让学生自主设计学习计划,执行学习方案,可切实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围绕重难点知识教学需求去制作微课,以便及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就如在“I like English best”单元教学中,笔者就围绕本单元关于使用“like”表达喜好的用法、一些程度副词的用法知识制作了微课,详细介绍了用“like”去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物品、人物的肯定句、疑问句表达方式,还积极设计了英语例句,以便让学生切实掌握本课语法知识。通过剪辑与调整,笔者将微课的时长控制在了4分钟之内,目的是要让学生在零散时间内去观看微课,避免让学生产生学习压力,使其开始排斥预习活动。然后,笔者就将微课上传到班级群中,由家长帮助学生自主下载微课,及时监督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以便可以及时更新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如此,则可切实优化课前监督,笔者也会随时准备去辅导学生,及时消除学生的英语认知疑问,以免学生受挫。
二、课中互动要创新
常规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活动体现的是单一、单向的师生互动模式,并不能很好地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还会让学生的学习意识变得越来越淡薄、懒散,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实际上,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条件便是使其经历英语知识的生成活动,阅读、思考、表达活动应该同时进行,使其根据个人学习体验去总结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互动,且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思考英语知识。
1.创设情境,培养主体意识
客观来讲,我国小学生从小生活在以汉语为主要交际语言的现实环境中,这一生活经历很可能让学生带着汉语思维意识去分析英语知识与表达技巧,显然,这就导致小学生难以及时内化英语知识。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小学英语教师则要尝试创设英语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中去思考、去探究、去交际,切实培养出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保证学生可以实现有效学习。
就如在“I want to be a painter”单元教学中,为了及时唤起学生的职业理想,让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笔者就通过一轮角色模拟表演活动创设了英语情境,即让学生扮演自己理想中的职业角色,通过一定的行为动作去演示这个职业的常规动作,其余学生要据此猜测相应的职业身份。这个游戏活动可以切实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及时展现自己的生活常识,不仅可以顺利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思考、学习情境之中,也可及时创设优良的英语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愉悦情绪,可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合作探究,培养合作能力
合作探究教学活动是让学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去探究英语知识的,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关键活动。小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水平普遍比较低下,需要及时受到启发与引导才能有效构建英语知识,而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参与平等的英语学习活动,多交流、多分享,通过他人的英语学习经验去总结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组织丰富的课堂探究活动,切实丰富生生互动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在上述“I want to be a painter”一课教学中,笔者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创设了直观情境,调动起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然后笔者便顺利引导学生以6人小组的形式去探究英语知识,以便切实丰富学生的自主学习经验。在组内,学生需自主总结“want to be”这个句型的表达方式,认真阅读教材对话与课文内容,总结出一些表示职业身份的英语单词,模仿对话内容去迁移理论知识,由此展现自己的英语语音能力,使其实现有效学习。
三、教学反思要随行
教学反思应该是伴随着教学活动发生的,应该针对知识内化情况、学习行为、学习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反思总结,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学习经验去掌握学好英语的有效方法,以便切实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利用课堂总结与课后复习活动去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效果,使其积极总结有效的英语学习经验。
1.利用思维导图,总结知识效益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符号、线条、图画、文字等直观信息整合为一体,通过层次递进、结构鲜明的图像化工具去展现知识结构的思维工具,它可显化知识关联,有利于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不仅可以牢牢掌握单元知识,还可及时发散学习思维,将有关联的英语知识整合为一体,而这就可让学生真正学会举一反三,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迁移英语知识,是促使学生学会学英语的重要工具。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利用思维导图去总结知识结构,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
就如在“How 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单元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为了全面调动起学生的英语认知记忆,笔者依然要求本班学生以小组形式去制作思维导图,全面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线索,既要总结出“How many”的问法结构,以及一些表示数量知识的词汇与词组知识,也要综合总结出“There be”这一重要的英语句型应用方法,希望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记忆。之后,各小组则可展示思维导图,通过积极讨论去调整思维导图的结构、内容与层次递进关系。
2.丰富自评互评,反思学习策略
在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评、互评活动本身就十分重要,且需综合判断小学生英语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准确把握个人英语学科素养的生成、发展情况,使其自主调整英语学习计划,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反思,使其善于总结英语学习经验,以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就如在“I live in a big house”单元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及时反思了本单元的学习行为,及时组织了课堂评价教学活动。为此,学生需首先以自评方式去反思自己的预习行为、课堂探究行为、英语交际行为等,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去评价自己是否实现了有效学习,是否发展了英语能力。其次,本班学生则要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现实效益,从分工情况、讨论情况、纪律情况等多个角度去总结合作学习经验。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需要准确了解学情特点,客观分析学生的认知需求、认知特点,让学生积累有意义学习经验。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则要及时引导学生参与课前预习活动,也要尊重学生、突出学生,使其全面参与课堂探究活动,更要伴随着完善、丰富的学习反思活动去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全方位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让学生变得主动、自主,切实改善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结构,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促使英语课程朝着素质教育转型。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丽婷.培养学习能力 提升核心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194.
[2]陈婷.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倪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4]杨砥文.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构建小学英语课堂的初步探索——以Join in小学六年级篇章教学为例[J].英语广场,2017(05):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