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敏
绍兴市文澜中学 3120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而且还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个人行为的约束能力,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达到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在本文的论述过程中,教师注重从学生个人的情绪控制,对生命的感知,对社会的认知三个角度进行简要论述,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将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知识掌握上,并不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构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连接,搭建教学知识与学生认知的桥梁,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针对这种状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构建最为接近学生认知的授课方式,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发表个人的意见,并适时地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从而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社会实践法,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
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与社会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在社会中实践,形成对社会的独特见解,从而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一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于人的作用,培养他们的担当意识。
例如,在讲授《服务社会》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社会,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培养他们的社会担当意识,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清这种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担当意识。在进行此部分内容的讲授过程中,教师运用为敬老院服务的方式进行,并在此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服务项目,制定相应的小组,比如,在此次实践中,教师共设置出四个小组,分别为卫生小组、棋艺小组、曲艺小组以及聊天小组。教师让学生结合个人的兴趣,加入到相应的小组中。在此次实践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感悟。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不要接受老人赠送的任何物品,也不要和老人提及他们的家人。在此次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成果。在与众多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洛的回答。他说:“通过为老人服务,使我感觉到我们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当整个社会形成敬老爱老的意识后,不仅现在的老人受益,而且我们这些未来的老人也能受益!”教师微笑说:“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我们的社会是有温度的。”通过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教师让学生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思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并加深对此种关系的认识,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担当意识。
二、采用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融入到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加强他们对规则意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自我行为约束能力,获得良好的角色扮演效果。
例如,在讲授《遵守规则》这部分内容时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对规则的认知,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并让他们扮演其中的角色,让学生真正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引入生活情景。教师运用多媒体,引入如下的生活情景:一位中年男人因为着急上班,看到红绿灯路口没有车,径直闯红灯。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该中年男子的做法对不对?”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该男子没有造成个人的安全,则可以实行此种方法;有的学生认为该男子应该遵循相应的交通规则。第二点,布置相应角色。
为了让学生地树立规则意识,教师出设如下几个角色,它们分别为行人、出租车司机、老人、学生。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则扮演出租车司机的角色。第三点,开展角色扮演。教师在此运用文字,对学生的角色扮演进行简要介绍。学生在执行各自的角色。突然,教师驾驶的出租车冲向人群。人们四散奔跑。第四点,展示扮演感想。在此次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扮演感想。小洛积极地举手说:“在这次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尽管我遵守相应的秩序,但是由于出租车司机没有遵循交通规则,从而造成此种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遵守相应的交通事故,从而确保大家的安全。”通过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师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相应的角色扮演过程中,让学生在参演的过程中,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进而树立规则意识。
三、巧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敬畏意识
多媒体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各种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创设多样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提升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正确意识。本段注重从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角度着力。
例如,在讲授《敬畏生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依次展示如下三个场景:场景一,在马航失联后,人们不惜投入巨大的资金,寻找失联人员。场景二,一位老人用自己积累的财富,供养出三个贫困山区的大学生。场景三,一位学生懂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目标,并实现。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知识点。为了保证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教师适时地走入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并针对问题的学生进行启发性的引导。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成果。小燕说:“第一材料体现出人们对于生命的重视;第二材料体现出人们关注其他人的生命;第三材料体现的是人们对于个人生命的负责。以上材料体现的是人们对于生命的自觉,而对生命的自觉即为敬畏生命的标志。”
四、运用生活教学法,培养学生情绪控制力
情绪的控制是生活和学习中的必备技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并注重运用合适的方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感受到情绪控制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应的方法。本文注重从生活化的角度着力,促进学生情绪控制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情绪的管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联系个人的情绪处理方式,构建学生已有认知与教学新知之间的连接,促进他们情绪控制能力的增强。在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过程中,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情绪控制方法,提升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教师在此运用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进行简要介绍。小洛说:“当我情绪不好时,我会运用听音乐的方式,脱离不好的情绪,并通过音乐,让自己的身心放松。”教师说:“你的这种方法属于注意力转移法,你们可以看看课本中,还有哪些方法属于注意力转移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注意到知识与生活联系的密切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此部分知识,并在掌握此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构建道德与法治和学生生活以及认知的连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懂得运用知识,并促进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性以及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家权.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7(10)
[2]王玉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6(08)
[3]马龙门.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