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黎黎
安徽省怀远县双沟初级中学
摘要:当前的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开展实践活动,以使留守儿童增进归宿感。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中对开展校园活动以增进留守儿童归宿感的问题作一个浅析。
关键词:校园活动,留守儿童;归宿感;团队活动;竞赛活动
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一些儿童的家长为了谋生不得已外出打工,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里,这样的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因为儿童长期留守在家,见不到自己的父母,这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在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的学校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在留守儿童的心理上给学生以归宿感,使其可以快乐茁长的成长。在学校教师要组织一些列的活动,让学生留守儿童参与其中,只有留守儿童与老师和同学频繁接触,才能使留守儿童增进对学校的归宿感。
一、利用团队活动课堂增进留守儿童归宿感
留守儿童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缺乏安全感,在留守儿童的世界里内心深处是孤独寂寞的,这不利于留守儿童阳光快乐的生长。针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开展一些列的活动以使留守儿童认识到学校是一个集体,在学校里所有的人都是会互相关爱的,这对增进留守儿童的归宿感有很好的作用。在学校都有团队活动的课程,团队活动的课程对留守儿童来说很有帮助,团队活动课程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课程,这类的课程大部分都是实践类的课程,在团队活动课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开展活动,对留守儿童融入集体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团队活动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室外去除草,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都分成不同的劳动小组,给每一个劳动小组分一块除草的地方,这样就可以使所有的人都投入到热烈的劳动,在劳动中最有利于使同学之间交流,也有利于使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再有,在室外参加劳动脱离课堂这个固化的环境,对儿童来说换一个环境就有一个新的开始,有利于留守儿童在新的环境下融入班集体和建立新的友谊,这对增进留守儿童的归宿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竞赛活动增加留守儿童的归宿感
仅有团队活动课程对增进留守儿童的归宿感还是不够,教师还可以开展更为丰富有趣的活动,以使留守儿童更好的增进归宿感。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的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内心深处容易养成喜欢独处的性格,这不利于留守儿童的阳光成长,为了使留守儿童可以更好的感受生活的乐趣,教师可以组织儿童开展阳光体育竞赛活动。
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好处是众多的,首先在体育竞赛中可以锻炼儿童的体育,其次体育竞赛活动是参与性很强的活动,有利于留守儿童在参与中表现自我,对鼓舞留守儿童的自信心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冬季越野赛”的实践活动,在这项实践活动中可以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所有的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竞赛中教师要鼓励所有的儿童都积极的参加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使所有的儿童都感受竞赛的快乐。在竞赛结束后还要给获胜的学生颁发奖状和礼品,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好成绩。在竞赛中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留守儿童有了自信心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动力,也更容易使留守儿童获取归宿感,对留守儿童的阳光成长很有好处。
三、举办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以增加留守儿童的归宿感
在当前留守儿童的数量是巨大的,在某些班级里留守儿童的数量甚至占到全班总人数的三分之一,面对数量如此巨大的留守儿童教师对留守儿童群体要格外的关注,以使留守儿童可以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教师要增进留守儿童对学校的归宿感就要明白留守儿童的内心深处需要什么,在了解儿童内心想法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增进留守儿童对学校的归宿感。根据本人长期的教育经验和与留守儿童的交流发现,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关爱。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以此使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可以得到关爱。
例如,教师可以在一个晚上以一个晚会的形式举办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活动可以仿照元旦联欢晚会的形式进行,这些可以增进晚会浓烈的氛围,在晚会上教师要准备好水果、零食、瓜子、饮料等食物和饮品,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活动。在晚会上教师还要准备气球和彩旗,这样就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活动的顺利开展很有促进作用。在活动中可以使留守儿童感到温馨和关爱,有利于增进留守儿童对学校的归宿感。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巨大而且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的问题,教师要积极的拉近留守儿童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使留守儿童把学校当做家,使留守儿童感到温馨和归宿感。教师在对留守儿童的实践教育中要采用多种的方法,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参考文献:
[1]温有明, 黄莲. 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与教学对策初探[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 (025):P.160-160.
[2]石玉锋. 让阳光永驻"留守儿童"心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学周刊, 2017, (009):P.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