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写评语,用心育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学生评语撰写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3期   作者:许丽丹
[导读] 评语是学校教学评价的一部分,它作为对学生分数评价的再评价,比单纯的分数更能说明问题,特别是在德育教育上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它越来越被重视。
        许丽丹
        浙江省慈溪润德小学 浙江省 慈溪市 315301
        【摘要】评语是学校教学评价的一部分,它作为对学生分数评价的再评价,比单纯的分数更能说明问题,特别是在德育教育上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它越来越被重视。本文研究分析评语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探讨如何改变传统评语的千篇一律,围绕核心素养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以别具一格的创新观,把评语写实,写通,写活,为学生的发展插上翅膀,尽最大可能地促进其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评语,撰写
        在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撰写操行评语是一个学期教育过程中的收尾工作。长期以来,学生的操行评语在格式上、内容上,甚至语气上“千人一面”的现状普遍存在,在素质教育改革的热潮下,评语的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样式上多样化,内容上多元化,情况上丰富化。本文从评语的语言表达上研究分析,感受语言的力量,并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它的教育激励作用,从学生出发,主要分析评语遣词造句上的特点,从中得出如何写出有效评语。
        一、把评语写“实”
        仔细阅读一位学生各学期的评语,不难发现,在部分语句上存在相似,这可能是教师前后参考的结果,把前一位老师的评语作为绝对的标准与依赖,从发展学的角度来分析,这忘记学生本身的发展。网络给人们创造了偷工减料机会,期未阶段班主任工作忙碌成了借口,评语中剪刀加浆糊的复制粘贴变得常见,评语的任务观太重,质量关没有把好。
        首先要把评语写实,属于这个学生,属于他这一学期的学习和成长的实际。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对评语的撰写有了新的要求,对传统评语进行了改革,由此班主任评价设计的面更广泛它要求教师对学生平时的作业、订正、课堂表现等情况非常关注,以便给每个学生公正的评价,学生以教师的评语对照自身,查漏补缺。在评语形式上的创新,如“协定评语”,“温馨式评语”的出现,在样式上有散文式,诗歌式,对联式等。实实在在的评语,学生觉得是名副其实的自己,写实的评语是对学生的一个阶段的总结和引导,成长的足迹。
        二、把评语写“通”
        评语好似一封信,一封长辈写给晚辈的信,这就要评语符合书面语言的规范。教师作为“写信者”,首先确保“信”的通顺。义务教育阶段一般评语在学生成长手册上篇幅有限,一个长宽分别约15厘米,8厘米的表格,名曰“老师心中的我或老师给我的话”。故评语又有别于一般的书信,不能长篇大论,一般评语的句数在3到6句。当然在一些学校根据需要或特色,近来出现故事型评语,通过记述一个富有启迪意义的小故事,结合故事进行点拨教育。如何把评语写通,且做到语言简洁但意义不简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写前细心准备
        评语实可看成对一位学生一个学期的总结,但班主任在期末时动笔时会碰到面对有些学生“无语”,一番绞尽脑汁后,无奈把一些常见的客套话送给“你尊敬老师,热爱学习,上课认真…”。平时学习、生活发生的点滴没有在意,缺少记录。
        大扫除,班会,运动会,校园文化节等等,学生不是没有闪光点,而是需要教师的捕捉,看到了给他掌声、给他表扬。后进生在学习上他可能落后,但在劳动可能特别的积极,在运动上特别有天赋。不需要用华丽的词藻,一句“在……活动中的你,样子深深的印在了老师的脑海里”,会让学生觉得特别暖心。
        2.写时再三推敲
        教师撰写评语不能像平时人们说话一样随意,恰当用语很关键。正如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以见而惊,不敢弃去。

同样评语开头也必须讲究落笔,学生作为评语的第一读者,让学生见而喜之,有阅读的兴趣,读过想过,教育的目的渗透其中。笔者阅读大量评语发现,从外表开头的评语为大部分教师所常用。如:一直以来,个子小小的你就懂得去关心老师和同学,默默地为班集体做事。视觉的直观性,对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人的外貌,此句式走进学生心里有亲切感,也较易被学生接受与认可,老师心目中学生的形象鲜明清晰可见。第二人称,你和我,与该生……比较,有交流的直接性。你——我关系,师生关系在当今社会变得多元化。古人曰: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撰写评语再三推敲,这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通道。
3.写中褒贬分明
        评语意义决定了它在内容上的某些特点,要求教师公平公正,教师对学生要一碗水端平,实际中难免会对学习优等生的偏爱。在态度上实行要多表扬多鼓励,正面积极引导,但这并不是排斥批评。
        溺爱是一种过分的爱,它超过了一个度,同样评语上也有度,所谓的优等生和学困生都是评价标准下的产物,评语上需要把握态度,以不同的标准来正确定位一个学生,并正确评价。教师在写评语时,对学生需要关注过程,面向未来,重在发展;后进生平时在学习上缺少肯定和表扬,请不要吝啬表扬,通过对比激励他,提倡把优点放大,继而含蓄地提出问题所在。懂得给学生留自尊,懂得给家长送希望,“你会发现自已其实是块不错的材料。努力吧,别让老师等太久。”这样的评语会更激励学生进步。
        三、把评语写“活”
        素质教育下,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在评语上除共性的内容外,学生的个性不容忽视,不落俗套。
        1.落笔心中有数
        评语的意义赋子了它生命,有效评语是一座与心沟通的桥梁,它是一股流入学生心里的清泉。评语首先在内容上要活,评语的内容是灵活的,多元化的。学校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大环境,在时间上、人际上都如此。学生早上七点多到校,下午四点多放学,长长9个多小时都在学校,教师接触和了解的机会非常多。教师可以根据一个孩子的兴趣、习惯、特长和各学科课堂内外的表现,及其他任课老师的侧面评价全面了解一个学生,并抓住关键写评语。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因人而异,各有侧重,千篇一律的现象可以避免。
        2.风格因人而异
        男生女生间的差别,女生看重语言上的赞美,男生看重能力上的肯定。教学实践证明一个班的评语就是一本班级的“班书”,一个学生6年的评语就是他成长的足迹。班主任任教一个班级最短是一个学年即上、下两个学期,在接班时对学生的初步了解最直接的方式是向前任班主任询问,相信这也绝大教师采用的,对两个极端的学生教师的印象往往最深,也是早有耳闻的。吴红老师的教学案例《美在生活中——让学校补足家庭中缺失的爱》,一个14岁的女孩,一个自卑不快乐的学生,在开学初就让人任课老师头疼,吴老师关注了学生前任班主任的评语:语文成绩出色,写作能力很强,对数学不感兴趣。又听同学说她视书如命,性格喜怒无常,有时又很孤僻。利用评语了解她,抓住她爱写作的特长,用作文评语的方式引导她走出心灵的阴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这里的语言不单是口头上的,也包括文字形式的书面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无声语言,它是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四、总结
        对教师评语的研究,有利于学校管理,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丰富学校德育的形式,还有利于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促使老师和学生家长教育合力的形成,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班主任评语的保存可利用网络文档,也是一笔财富,特别是教育平台的全国联网,学生档案中专门有一项操行评语的录入,是学生成长点滴中有意义的一部分。总之,评语是语言的艺术,教师需用心、用爱写好操行评语。
        【参考文献】
        【1】段晓蕾、王静:教师如何写评语[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3
        【2】马艳云:教师评语研究的进程。教育史研究,2008.4
        【3】王慧霞:从教师的评语说起教育评价2008年第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