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在全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中心学校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正在逐渐趋向于完善。提问教学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相结合,能够对这门课的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时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教师在课上向学生发起有效的提问,能够真正提升教学质量,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道德与法治;提问教学;德育教育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方必须都参与的过程,具有强大的交互性,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某知识点展开的提问环节,可以调动学生求知探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提问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中,不仅能辅助学生记忆课上的知识点,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提问教学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结合,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集中学生课堂精力
小学阶段的大部分学生在上课时还是比较好动的,一节课有四十分钟,那些活泼、好动的学生很难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这几十分钟里,难免会在课上出现分神的现象。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程可以收获高效的学习效率,而高效率的课堂首先应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在集中学生注意力这一方面,教师的提问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在课上走神时,突然被教师叫起来回答问题,这名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迅速集中,并增加自身的紧张感。另外,教师的提问也可以是面向全班提问,这种大面积的提问更容易让全班学生集中精力去针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
例如,在教授二年级上册“我们的节假日”这一单元时,这是新的学期中学生要学习的第一个单元,刚刚返回学校,有的学生还没收回心来。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第一节课上我便将提问教学融入到了课堂中,首先我先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哪些日子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吗?”这个问题较好地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中秋节,有的说劳动节,学生热情地回答得到了我的赞扬。接着,我又以端午节为例,询问学生:“大家知道在端午节的假期里,中国人有哪些风俗习惯吗?”对此有了解的学生将手举得很高,想让我点名叫他起来回答问题。通过这两个提问,班上大多学生的注意力都能得到集中,听课效率较高。
二、加深学生知识印象
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自己浏览教材获取的知识与被教师提问后获取的知识相比,后者记忆的会更加深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高,如果没有教师强调,学生在课下不会主动去翻阅课本,背诵知识。
道德与法治并不是一门主要课程,没必要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下时间,因此教师不妨采用提问与课堂结合的方式,在课上就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牢固的印象,有效加深学生的记忆。
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买东西的学问”这一节时,第一部分是教育学生学会看商品的包装,每个正规的商品都应该有厂名厂址、使用说明和生产日期等,如果购买的商品没有这些内容,那可能是三无产品。第二部分教学的主要是P30的小贴士,里面指出商品的合格证、“三包”卡很重要。在临近下课时,为了验收学生这一节学的如何,我开展了一个提问环节,我提问学生:“购买商品时应该看包装的什么内容?”、“如果买回家的商品出现损坏的现象,应该用商品中的什么东西去维修?”等等。这些都是刚教授过的知识,以提问的方式再让学生回顾一遍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此的记忆。
三、强化学以致用能力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除了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外,还可以将一些小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上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提问的问题环环相扣,能够强化每一名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这样以来,当学生真正去面临生活时,学生很自然地就能联想到课上教师教过的内容。
例如,在教授二年级下册“我的环保小搭档”这一节时,在让学生浏览了“展示我的环保搭档”这一部分内容后,课程即将接近尾声。我向学生提问道:“大家在生活中有哪些环保搭档呢?”一些学生举手回答了这个问题,比如用淘米水浇花、把费电的灯泡换成LED节能灯等。我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接着又引导学生的思路转向垃圾分类,我向学生提问道:“大家都知道垃圾分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做的,那你们在扔垃圾时做到垃圾分类了吗?”回答的声音少了,显然,只有少部分学生知道垃圾分类的规则,于是,我将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规则给学生讲述了一遍,并告诉学生分类投放垃圾也是在为环保做贡献,听完这一节课后,学生在扔垃圾时就会想到自己学过如何分类,自己的行为就能更加规范了。
总而言之,教师在授课前一定要熟悉教学内容,由于学生年纪小,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课上用于提问的问题应当清晰明了。另外,教师的授课是面向全班的,教师应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只提问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能只提问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做好这几点,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
[2]关蕊.如何制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J].现代交际,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