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石狮市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3627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要在符合学生发展的条件下,对当前学校教育体制和模式进行改革,推动实现素质教育与身心教育并行,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本文对小学体育课堂上采取游戏策略开展教学活动的行为进行概述,探究游戏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和分析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方法,为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体育运动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游戏教学;现实意义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校对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由一味关注学生成绩转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体育教育作为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进步的重点教育内容,通过完善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及教学器材、体育课堂教学环节加入游戏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运动精神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关于体育课堂游戏环节的概述
体育游戏脱胎于游戏,是各个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增设体育游戏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综合素养,是促进学生体力、智力、身心三者共同发展的关键,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和发挥游戏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断完善体育运动形式,将游戏与体育竞技相结合,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小学体育课堂中融入游戏的重要意义
第一,体育课堂游戏具有教育意义,通过体育游戏活动的方式提升学生体能、人格以及思想道德品质,在体育竞争中培养学生强烈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调节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气氛;第二,体育课堂游戏对学生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体育游戏的形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起到强健体魄的积极作用,有效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主运动的意识和能力;第三,体育游戏具有娱乐价值,体育课堂本身具有枯燥乏味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
三、提升体育课堂游戏实用性及更新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育期间,将游戏环节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流程,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将学生吸引到体育游戏环节中来,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运动、自主锻炼的意识,提升学生的体育参与度,使得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体会和感受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进而获得充分且全面的体育锻炼机会,促进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提高。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球类教学期间,教师在课前在学生群体中展开民意调查,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综合考虑学生的运动基础和运动项目的特点,选取篮球作为体育课堂运动项目,同时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中,探寻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灵活调整游戏模式,最后将篮球运动融入“带球突围”游戏中,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热情,促使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掌握篮球运球技能,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运动天赋和潜能,为体育课堂教学增添趣味性,降低学生的运动难度,提高学生的运球水平。
(二)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体育运动教学
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融合教学期间,要采取适当的课堂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感,完善体育课堂游戏教学流程,确保教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能够充分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体育教师在开展具体游戏教学活动前,要根据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综合分析学生的体育游戏锻炼水平,适时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按照体育基础和运动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级,教师分层制定教学目标,确保体育游戏教学活动适合各个层级学生运动水平,提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信心,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独特情感,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跳绳运动教学期间,教师将跳绳与游戏相结合,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运动层级。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对跳绳运动的了解和锻炼程度,将学生进行层级划分,能一次性跳二百个及以上的学生分为A组,一次性跳一百到二百以内的学生分为B组,跳一百以内的同学分为C组,完全不会跳的分为D组,教师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跳绳程度,针对学生运动发展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其次,教师针对A组和B组学生制定更加高难度的跳绳游戏,通过严格的游戏规则规范学生的跳绳行为,可以利用小组集体跳大绳比赛的形式进行体育游戏,A组学生能够利用游戏的方式,巩固和提升自身的跳绳技巧,B组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吸取A组学生的跳绳经验和技巧,调整自身的跳绳运动模式,达到丰富学生跳绳技能的目的;再次,教师要对C组学生跳绳运动技巧进行集中教学,通过唱歌的方式进行跳绳运动鼓励,帮助学生提升跳绳运动水平;最后,教师还要对D组学生跳绳运动心理进行了解和疏导,通过小组帮扶、以优带差等方式进行跳绳游戏活动,消除学生对跳绳运动的心理障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帮助学生突破自我,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素质。
(三)创新体育游戏运动模式
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活动期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运动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体育运动基础设置游戏方式,同时教师要加强对自身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的评价与反思,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及平台更新教学手段,开创新式体育游戏运动教学模式,将学生体育运动与开发学生智力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联系起来,提升小学体育游戏运动教学的质量和效果[2]。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投掷教学活动期间,要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制定教学计划,设置投掷游戏时要选择适合学生身体发展特点的游戏,期间加强对学生运动技巧的观察和指导,防止学生因不正确的重物投掷运动方式而受伤。教师通过多方考察后,选择投掷纸飞机的游戏,引导学生综合分析纸飞机飞行高度和投掷弧度等因素,进而为后续的投掷运动打好基础,学生在投掷游戏中,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体育游戏运动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形成体育运动与游戏运动并重的教学格局。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期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运动基础以及体育运动的难易程度,针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发展状况进行体育游戏环节设置,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扩大体育运动与游戏结合教学的范围,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进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游戏教学的实效性,保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杜恒.浅析小学体育课堂中游戏的实用性及教学方法[J].数码设计(下),2019,000(005):270.
[2]蔡良刚.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存阅刊,2018,000(02X):P.50-50.
姓名:高雄(1991.10--);性别:男,籍贯:福建仙游人,学历:本科,毕业于三明学院;现有职称:初级教师
单位及邮编:石狮市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362700 单位所在地: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