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豪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省赣州市,341000
摘要: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理论偏多,实践偏少;趣味性低,实践性差;课程任务繁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创新方法:使用BIM技术可视化仿真教学;案例与时俱进,增强实用性;精简任务量,主张学生自主探索。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 教学方法 BIM技术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来说,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社会对于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传统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应该提出更多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工程行业的学生。
1.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现存的问题
(1)理论偏多,实践偏少
现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主要以理论课为主体,在课堂上,往往以老师自己讲述关于这门课的相关概念知识为主要内容,而让学生亲自在实践中领悟知识的时间分配十分少。一方面是由于一部分学校现在没有实践的资源和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可以感悟知识的合理方式和途径。这导致了大部分学生都只知道课本知识,而一旦毕业以后进入工程相关的行业,之前纸上谈兵的学习内容无法很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会造成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和对自己行业和能力的怀疑。
(2)趣味性低,实用性差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由于教师也往往都是工科出身,对于教学材料的选择也并不是十分擅长,他们往往做好了一份教学材料就会一直使用。然而这就导致一些原本在他做这份教学材料时还很时髦的内容,到了现在已经变成了过时的内容,这类内容由于没有与时俱进,所以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工程工作,实用性很差。而正因为这种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完全和学生没有互动,会导致学生的上课热情变差,甚至会注意力不集中,这样虽然学生们每周都消耗了一部分时间在课堂上,然而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
(3)课程任务繁重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还有一个很显著性的问题,就是课程任务量繁重的问题。有的老师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方式出现了前两条所出现的问题,反而不明白学生为什么会没有掌握知识,因此他们就想以量取胜熟能生巧,然而在大量的课后作业的压力之下,反而压榨了学生们原本应有的自主性学习时间。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们交上了作业,然而可能质量也并不高,只单纯追求任务的量,而忽略了质,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教育方式。
2.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1)使用BIM技术可视化仿真教学
使用BIM技术可视化仿真教学,“运用其信息处理和动态仿真的特点,将课程中书面文字传化成生动立体的可交互施工现场模拟场景。
[1]”这一项新型的技术,如果可以运用到工程项目管理的课程中,学生们就可以用这项技术模拟出一个仿真的施工现场,由于这项技术的身临其境性,学生们可以通过仿真演示,对于整个施工环境做到一个统领全局的视角,更增强了他们对于整体的管理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从不同身份的角度来体验施工的局部特征和不同身份的人所面临的不同的管理问题。
使用BIM技术可视化仿真教学,很好地解决了之前课程缺乏实践的问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和BIM技术结合起来之后,就从理论的空中楼阁变成了和实践相结合的接地气的学问。这同时也让课程从原来的单一的教师授课同学听课的倒灌式授课模式,改成了这种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在实践中和老师讨论互动的这种多元化课堂。这样的课堂无疑是较之从前那种传统课堂更加有趣味性,更加受到学生欢迎的。学生们可以在这种活泼热闹的氛围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也能学到最贴近实际的知识。
(2)案例与时俱进,增强实用性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这门课来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的,因此,作为这门课的教师,就不能一直使用同一份教学材料,比如一些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案例,在每一年教学的时候都要去搜索一些今年发生的最新的事情。只有教师选择的案例与时俱进,学生们才能学到更加和时代接轨的内容,这样当学生们步入社会进入这个工程项目管理行业,才不会感到手足无措,才会不认为认为自己学的知识,其实是和现在的实际行业脱钩的。
由于案例的与时俱进性,往往就会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可能这个案例学生们在日常的看新闻等渠,也会有所了解。对于自己已经听说过的案例,往往学生们会更加感兴趣,并且会更积极地和教师进行互动,这样就会增强课堂的活跃度,减少精神不集中同学的数量,可以让更多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个人能力。
(3)精简任务量,主张学生自主探索
很多教师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学生们没有学会某些知识,就是因为练习做的太少了,他们就会因而留大量的课后练习题目,来让学生反复练习。诚然,反复练习确实会造成一定的积极效果,然而倘若学生根本没有把知识了解透彻,那么就算他做再多的习题,也只不过是把错误重复更多的次数,对于他本人的能力提升,其实是毫无益处的。
而倘若教师精简任务量,不采取这种以量取胜的教学方式,而是只留少数经典且实用的题目来让学生思考,其实可能效果会更好。学生们在解决这几道题目的时候,可能会自主性去学习一些相关知识,以达到把这几道题做的更加完美的效果。这样较之之前那种做很多题目但是质量都不高,显然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来说,是很有效果的。而且这也更能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从原本的教师让我学变成我自己要学,这种心态的调整和转变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课程学习中有所提高,对于一些其他科目,由于他们已经建立起来自主学习的思维体系,他们同样也会在那些课上有所收获。
3.启示
针对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常出现的理论偏多,实践偏少;趣味性低,实践性差;课程任务繁重等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上这三个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使用BIM技术可视化仿真教学;案例与时俱进,增强实用性;精简任务量,主张学生自主探索。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来不断纠正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学的更快乐,吸收到更多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在教师的培养和教学之下,成长为有知识有文化,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钟炜,张馨文,姜腾腾.《BIM仿真在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8.12
作者简介:
刘世豪(1993.6),女,江西赣州,汉,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方向研究,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省赣州市,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