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试析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5期   作者:周钰
[导读] 传统教学模式下,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
        周钰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白沙镇中心小学校   646202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下,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实践应用,不利于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强调实践教学、探究教学、生活化教学,鼓励对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本文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策略,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道德与法治;运用策略
        引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重要学科,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通常借助具体情境,让小学生有更真实的体验,教师将教学内容放在具体的场景中进行阐述和分析,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缺乏互动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只是教师讲解教材,而学生只倾听,双方缺乏互动。教师仅仅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并且让学生根着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探究和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没有得到拓展,也很难从中受到正面的影响,而且学生长期接收说教,很容易导致其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产生抵触情绪。
        (二)教学理念不创新
        在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创新,没有与时俱进,大多数教师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有限,其很难深入地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更无法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而且教师也没有针对最新的教学动态、社会热点开展教学,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无法与时俱进。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一)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设定不同的情境,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在对《成长离不开学习》进行教学时,可以以学生在校学习的视频和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回想起以往学习的快乐时光,这时教师再发出提问,“如果离开学习学生是否会快乐?”。教师可以开展“比一比”、“做一做”两个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亲身体验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依赖感。此时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让其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贴近生活的学科,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比如教师在对《中国水资源严重不足》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一些水资源匮乏、干旱的短视频和图片,配上一些适宜的音乐,向学生提问:“你从中看到了什么?”,学生有的回答干旱,有的回答缺水。教师询问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分小组讨论分析,不断丰富自身的看法和观念。
        比如教师在对《花儿草儿真美丽》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搜索关于花草的视频、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或者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户外,对植物进行认识和欣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提醒人们爱护花草的牌子,并创作爱护花草的标语,最后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哪些植物是有毒的,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
        (三)创作生动的故事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如果教师能创作生动的故事,充分利用故事资源,提高课堂效率,能让学生受到正面的影响。
        比如教师在对《上学路上》进行教学时,教材中有一幅下雨天外婆接学生回家的图片,上面有这样一句话:“外婆,您别被淋湿了。”为此,教师可以先讲解自己小时候上学的故事,再让学生看图讲故事,让其联系自己的经历创作生动的故事,这样的课堂拥有活跃的氛围,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组织师生互动活动
        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小游戏增多师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的烦恼》情景游戏,让学生匿名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烦恼,教师整理过后,随机抽取一些烦恼与学生共同讨论,并且让学生提出处理意见和解决方法。让学生写出烦恼的,能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和体会生活积极性,在课堂讨论之后,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处理方案,最后教师要做好启发者的角色,将学生的方案进行总结,为学生提供正确、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帮助其解决问题。
        结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对教师开展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修养、法治意识,促进其的发展的同时,也能通过有趣而生动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其的学习兴趣,最终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婕.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学,2020(Z4):75-77.
        [2]陈建伟.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0(11):101-102.
        [3]范玲芳.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J].中小学校长,2018(12):6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