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彩红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平南镇金银小学鲁塘教学点 广西 钦州 535422)
摘 要:在教学点工作近十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跨年级、跨学科上课是很平常的事。有时候一学期同时担任教学点四个教学班的科任老师、班主任等多重角色。多年来我都在探索着如何提高教学点的教学成绩。在教学研究中发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理念能够使教学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关爱 自信心 关爱 尊重 教育效果
一、用心关爱留守儿童
我所工作的教学点地处该镇的偏远山区,一个教学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2020年秋期,我所任教的六年级有12个学生,有4个是留守儿童,其中有2个是单亲家庭身的,与他们一起生活的是爷爷奶奶,隔代教育代沟多。我面对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我了解他们他们,研究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在体育课我经常和他们打乒乓球。我让他们定下一个学习目标,当检测到达目标时,我买了饺子皮、肉馅等,和他们一起包饺子。每次的学习目标的实现都要奖励。这些留守儿童在各种课外活动中的显得非常快乐。这是老师对他们的奖励,也是对他们学习成绩的一个肯定。通过一次次的鼓励,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慢慢的提高了。他们的性格也越来越开朗、自信,他们就像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二、树立差生的自信心
在我们班的差生中,我从来没有用鄙视的目光看待过他们。对于差生,不管是在谈心时还是在平时闲聊中,我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就是老师觉得你行,你还有潜力,老师相信你能取得好成绩。在课堂上,我总是以鼓励为主,采用赏欣教育法,用及其信任的语言告诉他们:“孩子们,我很认真的分析了咱们班的学生都很聪明,没有一个笨的,要想成绩优秀就看谁会学习谁勤奋。久而久之,学生们学习越勤奋,自信心越来越强,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班上的整体教学成绩也就大大的提升,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我所任教的三年级语文课期末检测成绩在全镇同年级中名列前茅。
三、亲近学生,从小事做起。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一种教育。因此,教师的“情感投资”要从日常的小事做起,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它能帮你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建立师生的良好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利用自身的爱心行为影响学生。
我班有一名后进生劳世钱,表现很“怪”,不是调皮捣蛋、欺负别人,就是沉默孤僻、一言不发,学生都不愿与他交往。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本来应该是活泼开朗的,而在他身上却找不到一点快乐的影子,让人看了心里有一种酸酸的感觉。于是,我找到了劳世钱,把他拉到我的身边,摸着他的头说:“你最近怎么了,有困难吗?有什么困难老师帮你。
”我得话刚说完,劳世钱哇的一声哭了,边哭边说:我很想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已经两年没有回来了!”又是一颗孤独的童心。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我经常陪这个孩子做作业、看书、聊天,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劳世钱很快开朗起来,融入了班集体,当上了小组长。
四、热爱学生
前几年,我班有一学生黄金梅,有一段时间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位置上,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人显得无精打采。看到这种情况,课余我她谈话,她告诉我:她没有妈妈,爸爸一个人做庄稼活,工作很辛苦。因此,她除了自己做家务,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我听后,首先表扬她很懂事,能够主动承担家务,让父亲少操心,并与她共同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经过几次推心置腹的交谈,这位同学变得开朗多了,经常主动帮助同学,我和她也成了好朋友。为巩固成果,我和她制定了学习计划: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上交作业,并且安排了值日组长给黄金梅辅导功课。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怀着一颗质朴的心去关爱学生,用知识去熏陶学生,才能博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许,这就是教育的真谛。
五、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对我"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我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我当作好朋友。我班有一名学生曹奕凯,是本学期刚转来的新生。他很好动,我看他的学生手册,成绩还算是优秀以上,但他的平时表现很让我失望,上课爱搞小动作,爱耍小聪明,总喜欢跟老师唱反调,和同学相处得也不好,经常有同学向我投诉他的恶作剧。有一次,他和另一名学生打架,问个究竟以后,我叫他向那个同学道歉,而他,却是一副士可杀不可辱的样子,吭都不吭一声。我感到这个学生就像是一头难以驯服的马。第二天我在批改学生的日子中发现,曹奕凯同学在日记中写到:“老师,是他先打我,我才打他的,我没有错,你要相信我,叫我跟他道歉,我不心甘情愿!”看到这里,我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重大错误,我误会了一颗幼小的心。那天放学,我与曹奕凯同学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谈,并且告诉他,是我误解了他,请他原谅,曹奕凯露出了阳光般得笑脸。经过了那一次的谈心,他上课变得专心听讲了,成绩直线上升,与同学打架的事少了,还交了几个好朋友,也很少有同学来向我投诉他的恶作剧了。
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懂得,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学会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因为现在的学生成熟较早,思想很独立,往往希望老师能以一个平等的姿态与他们相处。同样作为老师,如果我们真正能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了解学生,那我们在教育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芳;俞林军;;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J];科学课;2010年02期
[2] 李学勤 《浅谈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 2011-02-24
[3] 周婷.《沟通——育人的有效》, 201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