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参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诊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20年4期   作者:严丽丽 刘政 李兰兰
[导读] 研究分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诊疗中新参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应用价值


严丽丽 刘政 李兰兰
新津县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61143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诊疗中新参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接收的120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纳入Ⅰ组、51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纳入Ⅱ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纳入常规组,对比分析4项红细胞参数、7项网织红细胞参数。结果:Ⅰ组、Ⅱ组与常规组4项红细胞参数MCH、MCV、MCHC、RDW差异显著(p<0.05);Ⅰ组与Ⅱ组7项网织红细胞参数IRF、RET%、RET#、MFR%、LFR%、HFR%、Ret-He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过程中,新参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检测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诊疗依据。
【关键词】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新参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指珠蛋白基因缺乏而影响珠蛋白肽链无法合成使得血红蛋白减少,最终破坏红细胞的一种溶血性贫血,该病具有遗传特点,又被称为海洋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细胞血红素因为铁缺乏或铁吸收利用障碍而无法正常合成的一种贫血疾病。通常轻型患者症状不明显,极易被临床忽略,这样便会提高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发生率,现阶段临床还没有研发出特效治疗手段。基于此,及时进行系统筛查为临床防治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提供可靠依据显得至关重要。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120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Ⅰ组)包括61例男性和59例女性,年龄19-72岁,均龄(50.8±12.3)岁;51例缺铁性贫血患者(Ⅱ组)中包括26例男性和25例女性,年龄18-70岁,均龄(50.1±12.6)岁;100例健康体检者(常规组)中包括53例男性和47例女性,年龄22-69岁,均龄(50.4±12.8)岁。所有对象均于2019年5月-2020年1月纳入。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P值>0.05。
   1.2方法
   利用EDTA抗凝管采集每位观察对象的空腹静脉血2ml,利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其4项红细胞参数、7项网织红细胞参数。
   1.3数据统计处理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个小组的4项红细胞参数检测结果对比见表1


3.讨论
   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对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的观察均有重要意义,是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以及判断贫血和相关疾病疗效的重要指标,对贫血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能够良好的反映出患者骨髓实际造血功能,同时也是观察临床诊疗贫血疾病效果的重要指标。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贫、急性失血、缺铁贫、巨幼贫等,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障、骨髓病性贫血[1]。既往临床单纯的网织红细胞计数比较单一,随着现代临床医疗技术不断更新,网织红细胞参数也因此得到了不断扩展。Ret-He参数可较好的反映出红细胞质量,结合常规MCH、MCV,构建筛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指标,与缺铁性贫血疾病类型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新参数网织红细胞、红细胞,结果Ⅰ组、Ⅱ组MCH、MCV、MCHC低于常规组,RDW高于常规组;与Ⅱ组相比,Ⅰ组MCH、MCV、MCHC显著提高,RDW显著降低,血常规参数MCH、MCV、MCHC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性、特异性偏低。另外,Ⅰ组、Ⅱ组RET%、RET#、HFR%、MFR%、IRF、Ret-He低于常规组,LFR%高于常规组;与Ⅱ组相比,Ⅰ组RET%、RET#、HFR%、MFR%、IRF、Ret-He更高,LFR%更低。究其原因: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红细胞代偿不断增多,骨髓造血越来越旺盛,使得网织红细胞水平升高,还没有成熟的红细胞大量释放并进入外周血,导致高荧光强度的网织红细胞水平升高,低荧光强度的网织红细胞水平下降[2]。鉴别诊断时,新参数网织红细胞可较好的反映出患者人体骨髓红细胞实际增生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碧, 马永能, 何芳,等. 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8, v.39(02):30-32.
[2] 程爱春, 赵智宏, 杨城斌,等. 网织红细胞判断检验性失血影响程度应用价值[J]. 临床军医杂志, 2018, 046(004):471-4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