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远鹏 明罗琴 田述梅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观察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66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常规组33例给予多西他赛治疗,研究组33例给予阿帕替尼治疗。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化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阿帕替尼;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
肺癌是死亡风险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及肉瘤样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铂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药,而对于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通常以靶向药物为主,临床治疗显得更加特异化、个性化[1]。分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在肝癌、胃癌以及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应用广泛,但是对于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鉴于此,本研究以66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了阿帕替尼的有效性,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2020年1月收治的66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标准:通过病理检查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时间预计3个月以上;KPS功能评分>60分;二线治疗失败;遵循自愿参与原则,已经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肝损害;肾障碍;不耐受。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的两个小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33例。研究组包括20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龄49-77岁,均龄(63.5±9.1)岁;常规组包括22例男性和11例女性,年龄50-75岁,均龄(62.7±8.9)岁。各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检验,P值>0.05。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33例患者多西他赛治疗,即:以75mg/㎡d1为宜,一个化疗周期21d,总共化疗2个周期。
给予研究组33例患者阿帕替尼治疗,即:以500mg/d为宜,一个化疗周期28d,总共化疗2个周期。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内容为: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瘤体,视为完全缓解;影像学检查发现瘤体缩小50%以上,为部分缓解;影像学检查发现瘤体无任何变化,为稳定,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恶化,为进展。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总体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为疾病控制。观察患者有无血小板减少、食欲减弱、白细胞减少、口腔黏膜、乏力等不良反应。
1.4数据统计处理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X2)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与常规组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对比见表1
.png)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诸多学者对癌症治疗的研究开始将注意力放在VEGF(内皮生长因子)通路阻断方面,切断VEGF通路以及VEGFR受体信号传输通路并减低VEGF水平是分子靶向治疗最为重要的作用机制[2]。基于铂类化疗药物的二联疗法是既往临床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方案,但是诸多报道认为铂类方案中加入化疗药物并不会显著改善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还有可能会增加药物毒性。而靶向药物能够抗血管生成,对于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时间的延长发挥着积极作用[3]。
阿帕替尼是新一代小分子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唯一口服的胃癌靶向治疗药物,其主要应用于晚期胃癌二线以后无药可用的情况。阿帕替尼以RTK(络氨酸激酶受体)、VEGFR-2为主要靶位点,能够对VEGFR-2进行阻断,避免内皮增殖,抑制新生血管产生,导致肿瘤缺血坏死,从而抑制肿瘤生长[4,5]。本研究观察发现,与常规三线化疗相比较,阿帕替尼具有更加确切的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方面,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常规组,说明阿帕替尼的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肯定。为了提高患者耐受性,减轻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特此将阿帕替尼应用量设定为500mg/d。有报道认为阿帕替尼应用量设定为750mg/d时,依然可以较好的保障其耐受性、安全性。
综上所述,阿帕替尼值可作为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首选,其对疾病的控制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曹腽, 陈晓霞, 周彩存.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J]. 肿瘤, 2015, 35(005):579-583.
[2] 产翠翠, 田静, 金艺凤.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6, 21(003):354-360.
[3] 张茹茹, 彭猛青, 郁飞文,等.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 000(022):65-66.
[4] 王学敏, 张维红, 杜伟娇,等. 阿帕替尼用于一线治疗进展后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生存分析[J]. 中国肺癌杂志, 2017, 20(011):761-768.
[5] 李旭, 张翠翠, 谭红叶,等.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