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20年4期   作者:陈浩 陈灵慧 邓七平
[导读] 观察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应用人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效果

陈浩 陈灵慧 邓七平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观察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应用人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并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每组分别26例。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免疫球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显著,机体免疫功能显著增强。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人免疫球蛋白;临床疗效
   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是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以EV71(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最常见,多发于学龄前儿童群体中,尤其年龄<3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一般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直接接触传播[1]。本研究以5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了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5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纳入时间为2017年6月-2020年1月。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实施分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研究组包括13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龄2-6岁,均龄(4.3±0.8)岁;病程2-10d,平均(3.3±0.4)d。对照组包括14例男性和12例女性,年龄2-7岁,均龄(4.8±0.6)岁;病程1-10d,平均(3.5±0.3)d。各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检验,P值>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26例患儿常规治疗:每次给予0.5-1.0g/kg甘露醇改善颅内高压,5-7d应用1次,若有必要可静脉滴注2mg/kg甲泼尼龙或者呋塞米,每日1次,等到患者病情平稳后停用,若患儿病情较重,可适当增加用药量到每日10-20mg/kg,每日用药1次。
   研究组26例患儿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静注总剂量为2g/kg,分3-4d给药。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判定:高热症状完全消退,肌阵挛减轻,视为有效;体温降低至38℃以下,基本趋于正常,肌阵挛好转,视为有效;体温、肌阵挛无变化或加重,视为无效。有效+显效=总体疗效。(2)用药前、用药7d后,检测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主要指标包括IgA、IgG、IgM。
   1.4数据统计处理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例数或构成比(%)表达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并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对比见表1


3.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症状多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2],给患儿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基于此,积极对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加强治疗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既往临床上主要通过抗生素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方式来减轻病情、缓解症状,但实际疗效却差强人意[3]。人免疫球蛋白是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常用药,其抗病毒、抑菌抗菌作用突出,还可以免疫替代、免疫调节,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能够显著改善血循环中的IgG浓度,对病毒进行中和,封闭效应细胞Fc受体,抑制炎症物质大量释放,进而迅速增强机体抵御外部不良刺激的侵袭[54];同时,还可以避免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以防补体介导所致的免疫受损情况。除此之外,人免疫球蛋白抗体可建立起独特的免疫网络系统,减轻病毒对人体的损伤,保证患儿用药安全[5]。本研究通过对照分析,研究组总体疗效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p<0.05);研究组用药7d后的免疫球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疗法对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获益大,其不仅临床疗效确切,而且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可将其作为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首选。
参考文献:
[1] 潘仲刚.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029(007):959-960.
[2] 周永东. 手足口病并发症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4, 020(014):2580-2582.
[3] 贾焕奇.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治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v.20;No.457(13):143-144.
[4] 范雪娇, 张连涛, 周文亮,等. 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029(010):1646-1648.
[5] 付华, 李艳静, 邢剑侠,等. 反复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预防和治疗[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9, 13(01):39-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