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者1000例血脂检测结果分析及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20年4期   作者:高建琼 熊建英 张永菊
[导读] 分析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检测结果并给予护理干预,促使其血脂改善


高建琼 熊建英 张永菊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检测结果并给予护理干预,促使其血脂改善。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月在本院体检的10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记录血脂异常者,并给予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血脂异常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1000例健康体检者中血脂异常377例,占比37.70%。干预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健康体检者普遍存在血脂异常情况,这需要临床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其血脂水平,以利于身体健康。
【关键词】健康体检;血脂异常;护理干预
   血脂异常在临床中比较多见,一般指血脂代谢异常。临床实践发现血脂异常是诱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脑梗死的主因。基于此,在健康人群中广泛普及血脂检测工作,进而为防治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显得很有必要。本研究对10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血脂检查,并对血脂异常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1000例健康体检者选取于2019年6月-2020年1月,包括557例男性和443例女性,年龄23-72岁,均龄(46.5±11.7)岁。均自愿参与,知情同意,已经签署研究同意书。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排除精神异常、认知障碍、病历资料缺失而影响临床统计、无法正常交谈者。
   1.2方法
   受检之前,叮嘱每位观察对象禁止饮食饮水12h,然后在隔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2-3ml,利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每位观察对象的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参考范围<1.7mmol/L)、总胆固醇(参考范围3.0-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参考范围<3.12mmol/L)。
   对于血脂检测结果异常者,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包括(1)通过专题讲座、健康手册发放、视频播放等方式向观察对象科普血脂异常有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引起观察对象的重视,并促使其深入掌握血脂异常诱因、并发症、饮食运动常识、用药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1]。(2)结合微信平台,大力宣传血脂异常的护理要点,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自觉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戒酒戒烟;按时电话联系,嘱咐血脂异常者多摄入高维生素、低糖、低脂、低热量以及低胆固醇的绿色果蔬[2]。(3)指导患者科学合理运动,增强其机体抵抗力,比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等,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一定要循序渐进,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损伤[3]。(4)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说明血脂异常是可控的,以免患者过度担忧、焦虑不安。
   1.3观察指标
   记录血脂异常者,对比干预前后血脂异常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1.4数据统计处理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例数或构成比(%)表达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并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健康体检者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1000例健康体检者通过血脂检测以后,发现血脂异常患者377例,占比37.70%(377/1000)。
   2.2血脂异常者干预前后血脂水平对比见表1


3.讨论
   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异常。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我国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血脂异常中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改变,大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原发性异常[4]。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发生了显著改变,生活方式也呈现多样性,使得熬夜、过量饮酒、暴饮暴食、缺乏运动等诸多不良习惯越来越常见,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极易引起人体血脂代谢紊乱,威胁到患者身心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5]。鉴于此,对体检人群进行血脂检查以及对血脂异常者早诊断、早干预,对于改善预后发挥着重大意义。
   本研究对10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血脂检查,结果发现377例健康体检者血脂异常,占比37.70%。针对血脂异常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内容,结果干预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表明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血脂异常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在健康人群中血脂异常显现普遍存在,为避免血脂异常所带来的危害,需引起各方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异常的血脂水平进行纠正、调节,以达到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萍, 邹远娣, 黎秋霞. 健康教育对中年男性血脂异常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健康教育, 2016, 32(01):84-87.
[2] 赵慧玉, 李冬静, 张胜强,等. 自我效能理论对体检血脂异常患者干预的效果评价[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18):2040-2042.
[3] 张洋.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整体护理对健康体检血脂异常患者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 26(04):582-584.
[4] 何清懿. 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2):192-194.
[5] 戴璟, 闵杰青, 杨云娟. 中国九省市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2):114-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