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将柔性管理应用于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20年4期   作者:李娜
[导读] 分析柔性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李娜
新乐市中医医院   血管外科   河北省   新乐市   050700

摘要:目的:分析柔性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9例血管性疾病患者分成常规组、柔性组,分别实施常规管理、柔性管理。结果:柔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柔性组术后第3d疼痛得分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用于血管外科护理管理,可确保血管性疾病患者需求的充分满足,改善其术后疼痛状况及不良情绪。
关键词:柔性管理;血管外科;护理满意度

前言: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动脉硬化闭塞症等血管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这类患者容易因不了解治疗方案、担忧康复效果等而形成负性情绪及不依从行为。上述状况对血管外科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柔性管理是一种衍生于人性化理念的新型管理手段,为确定其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89例患者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血管外科于2019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9例血管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43例)和柔性组(46例)。常规组男/女=23:20;年龄(53.1±15.6)岁。柔性组男/女=25:21;年龄(53.0±15.8)岁。差异不显著。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柔性组实施柔性管理:(1)护理人员柔性管理。面向血管外科护理人员,开展层级柔性管理培训,即依据血管外科护理人员的年资、护理经验、对柔性护理管理了解程度分成低、中、高三个层级。重点帮助低层级血管外科护理人员尽快掌握柔性管理的要点及特征,学会将各项柔性护理管理技能应用于实践血管外科护理中。(2)人性化沟通。自血管性疾病患者入院起,秉承人性化原则,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介绍疾病知识及手术治疗方法时,尽量选择患者易于理解的语言。结合血管性疾病患者的表现及反馈,调整宣教方案,以促使患者对血管性疾病、手术治疗方案建立正确认知。(3)全程心理支持。血管性疾病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实施全程陪同及心理支持。①术前。向血管性疾病患者介绍本科室既往成功手术经验,打消患者的顾虑,消除其不必要担忧。②术中。陪同患者共同进入手术室,以眼神鼓励、握手等肢体语言,向血管性疾病患者传递力量,维持患者术中情绪的稳定性。③术后。术后经呼吸疗法、讲解术后康复进展等途径,提升血管外科患者的情绪稳定性。(4)个性化疼痛干预。遵循柔性管理理念,主动为血管外科患者提供个性化镇痛服务。伴轻度疼痛者,以非药物镇痛法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状况;伴中重度疼痛者,在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基础上,结合血管外科患者的意愿,以想象放松减痛法、家庭支持减痛法等,提升手术患者的疼痛耐受,为其术后康复奠定基础。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统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护理满意度81.40%,低于柔性组(P<0.05)。


3讨论
   随着血管外科接诊量的持续增加,血管外科护理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结合既往经验可知,血管外科护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在于:(1)患者创伤应激较大。血管外科主要通过各类手术消除患者的病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手术引发的创伤应激对这类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患者配合欠佳。血管外科患者普遍伴有错误认知、负性情绪,上述干扰因素的存在容易限制其依从性的提升,进而影响血管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的改善[1]。
   柔性管理是一种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管理手段[2]。这种方法要求护理人员遵循人性化原则,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管外科护理中,该方法可将血管性疾病患者的手术方案、术后康复要求作为参照,制定有助于促进其术后康复的护理管理方案,以保障血管性疾病患者的预后状况。
   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优势在于:(1)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与常规管理相比,柔性管理更加重视护理人员的态度及意识状态,这种管理方法可通过完善的柔性管理培训,确保护理人员能够积极按照以患者为中心原则,与血管性疾病患者进行沟通。上述优势有助于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间接降低血管外科患者、家属的投诉风险。(2)提高患者情绪稳定性。引入柔性管理后,护理人员可将血管外科患者的情绪波动作为重点,运用全程心理支持方法,持续纠正血管外科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本研究提示:术后第3d时,柔性组焦虑(44.26±4.51)分,低于常规组(P<0.05)。(3)改善术后疼痛。术后疼痛是血管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主要问题。引入柔性管理后,护理人员可结合血管外科患者的镇痛需求,提供个性化镇痛服务,有效减轻血管外科手术患者的痛苦体验。本研究提示:柔性组术后第3d疼痛(2.92±0.54)分,低于常规组(P<0.05)。(4)提高护理满意度。常规护理以保障患者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为主要目标,护理人员对血管外科患者各项需求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而在柔性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可从心理支持、镇痛护理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人性化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方案。本研究证实:柔性组护理满意度97.83%,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宜于血管外科护理管理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方法,以体现人性化原则,充分发挥护理管理工作对血管外科手术的配合作用,促进血管性疾病患者的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婉丽.探讨将柔性管理应用于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9):49-50.
[2]祝欣,王蒙.柔性管理应用于血管外科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3):184+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