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巴桑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5月   作者:巴桑
[导读] 生活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数学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进行生活情境方法的运用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大有裨益,但是从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些许问题,因此,本文将简单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方法

巴桑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唐加乡中心小学  西藏  拉萨  850000
【摘要】生活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数学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进行生活情境方法的运用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大有裨益,但是从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些许问题,因此,本文将简单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方法应用的优势及不足,并就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05-006-01

        数学中运用生活情景教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情景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用,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适应这种教学方法。第一,就学校教育而言,情景教学法的受用群体主要是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理解能力又不是很强的学习者群体,尤其是广大小学生群体;第二,情景教学法比较适合初学者,他们对知识技能的储藏量不够大,对相关知识技能的理解比较困难,让学生进行模拟式的学习。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方法应用的优势及不足
        1、优势分析
        数学教学中,氛围营造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生活情境方法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为成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无法做到灵活的问题处理,数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在生活情境中进行题目解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更加客观的认知,让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单一性的数学教学会使学生滋生不良心理,在生活情境的渲染下,学生会感到一些趣味性,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意识,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2、问题分析
        首先,情境营造与学生的生活关系不密切。数学教学中很多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来进行讲解,但是一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范畴或学生尚未涉及的领域,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以加减法为例,买卖东西就是最好的教学场景,这在学生的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是如果是难度较大的时差计算,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次,情境营造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小学各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会逐步健全和提升,但是一味地采用相同的方式去进行教学必然会降低其自身的使用效果。
        二、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信息生活知识导入,轻松活跃课堂氛围 
        首先,教师要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引导他们知识点与生活的联系,为其吸收新知识做铺垫的同时了解学生大脑中的知识储备,促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比如,在“四边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吗?”、“你们在生活中都见到过哪些四边形呢?”、“你们知道生活中四边形自身的特点么?”以由简入难的提问模式打开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知识点的学习当中。并且,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会畅所欲言,对他们自身的精神状态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为学生脑海中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生活形象化的带入到课堂当中,帮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比如,在“统计”教学的时候,教师利用大屏幕播放统计百姓生活的各种数据,先和学生一起探究数据的统计流程,拓展他们个人的思维模式,接着再加以详细的统计流程教学引导,让生活中的统计深入于学生的内心,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然后教师在鼓励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让每位学生都找到自身想要统计的问题帮助他们设计统计的过程,让学生把知识点通过自己的思想应用于生活当中,为他们应用数学知识于生活当中做出推动。良好的开端对全局都将起到深远的影响,教师在课堂引导的过程中融入生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他们数学学习兴趣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 
        2、合作探究数学知识,强化生活数学发展 
        首先,教师要积极的和学生进行对话,从课堂提问到和遇到问题的学生进行交流,换一个角度详细的了解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更加的亲切,间接的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其次,教师也要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告别面对教师的紧张感,为学生在数学层次上的发展创造出更加宽广的空间。在此,教师先要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数学基础及性格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把能力上可以形成互补的学生安排到一个小组当中,并在小组设立小组长、发言人及多种职位,让学生找到自身的存在感,铺垫他们积极参与小组知识探究的道路。比如,在“四则运算”的课堂上,我让学生几个人模拟购物时候的场景,由一个小组扮演商场的角色,其他小组的学生扮演顾客对其已有的商品进行购买。“商场”的物品和单价的多样化及“顾客”购买的物品及总价都是五花八门的,对学生带来更多参与数学课堂的乐趣,更好的实现了学生对于四则运算的理解,有效的加深知识点在其心中的印象。并且在购物的过程中,我设置了优胜小组的称号,学生绞尽脑汁的选择不同的物品,刁难收银员对于总价的计算,促使他们对于数字计算的热情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小学生行为意识发展不完全,教师采用这种合作式的生活数学教学,在提升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做出了一定得推动,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 
        三、总结
        在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下,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大量的实践表明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优势较多,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的消除学生的心理误区,自发融入到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观,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曾春华.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分析[J].学周刊.2015(27).
[2]李雪琳.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考试周刊.2015(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