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情景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8月   作者:尹万平
[导读]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使用情景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认识教学内容,加强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本文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使用情景教学做了研究

尹万平    旺苍县东河小学   628200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使用情景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认识教学内容,加强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本文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使用情景教学做了研究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29-01

        在新课改下,教师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就道德与法治该学科来说,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积累丰富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要培养其道德与法治意识,使其在学以致用中践行道德行为,促进其道德素养的发展。就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实现这一点,甚至还造成了诸多的问题。基于此情况,我尝试利用情景教学法,结合教学所需,采取多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使其在情景体验中自主感知、理解道德与法治内容,自主反思行为,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教育事业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教学情景的创设方面,信息技术大有优势。通过现代教育辅助手段去创设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方面去感受情景的真实性和时代性,从而更好地促发学生学习内动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中,虽然许多学生都知道烟酒与毒品是有害的,但是对于烟酒与毒品的危害程度却不了解,因此教师仅通过说教的方式很难引起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认清烟酒危害,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制作微课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因为吸烟而造成人体肺部出现病变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吸烟的危害,让学生产生情感震撼,激发学生想要了解烟酒与毒品危害的冲动。在新时代下,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不仅能够让学生视觉和听觉上产生冲击,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教学情景,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变成了课堂的听众,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不仅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无味,而且限制了学生思维创造。因此,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对于小学生而言,虽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都处于待开发的阶段,但小学生生性好动,想象力丰富,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例如:在《选举产生班委会》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选举班长的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有的扮演参与竞选的学生,有的扮演参与投票的学生,让班级所有同学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人人为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情感态度。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究班长的职责,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班长这个岗位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明确班长的职责。然后,让扮演班长竞选人的学生进行竞选演讲,在演讲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投票,最终选择班长。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班上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情景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而且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班委会的职责,选举的程序以及班级建设人人有责。
        三、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以理论为重点,就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越来越生活化,给予了学生许多自主探究的空间,因此,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借助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例如:在《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户外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对身边的环境污染情况展示实地调查。为了让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可以选择校园内的白色污染为研究对象,让学生去实地探究白色污染对校园环境造成的危害,提出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找到了白色污染对校园环境造成的影响,比如塑料袋落在花坛中,影响到花草吸收养分和水分;塑料袋落在水池中,影响到水中生物的生存;塑料袋焚烧时,出现了刺鼻的气味,造成了大气污染……在研究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如何解决白色污染,有的学生提出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有的学生提出不能乱丢垃圾,有的学生提出塑料袋不能焚烧……通过实践情景,学生对白色污染的危害认识更加清楚,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并且还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环保知识去改变身边的其他人。通过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去开展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之,随着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教师必须充分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因此,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巧用情景教学搭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乐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
参考文献
[1]罗昌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
[2]葛天美.巧用情景以行促“行”——浅谈如何提升《道德与法治》
课堂的教学实效[J].名师在线,2018(31):14-15.I
[3]葛雪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景创设初探[J].科学咨询(科﹒管理),2018(09):120.
[4]张晓辉.小学“道德与法治”情景体验式课堂的建构与探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4):5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