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 马婷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马婷
[导读] 教师在举行合唱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通过对授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出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在科学有效的教案指导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时,对要进行合唱的作品进行剖析和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身的合唱能力和合唱素养,并且在合唱活动中,有效提升了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课后及时反馈、归纳,使合唱培训更有序的进行,提升合唱的魅力。

马婷   四川省南部县三官镇小学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教师在举行合唱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通过对授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出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在科学有效的教案指导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时,对要进行合唱的作品进行剖析和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身的合唱能力和合唱素养,并且在合唱活动中,有效提升了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课后及时反馈、归纳,使合唱培训更有序的进行,提升合唱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合唱教学;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22-01

        合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培养学生音乐情感手段来激发学生合唱学习、训练的热情,同时,也要强化合唱技巧训练以及团队默契能力等,为提高合唱教学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现状
        初中音乐合唱训练的现状:一是教学方式不科学。虽然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有些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只关注应试的文化课程,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在这种形式下,学生缺乏对音乐合唱训练活动的兴趣,而且合唱训练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很高的要求,导致合唱训练的参与度不高,再加上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不科学,认为合唱训练就是教授音乐知识,有些教师故步自封,片面地认为合唱训练就是传授乐理知识,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缺乏专业的合唱训练教师。由于初中音乐课程没有受到重视,学校即使是开设音乐课程也没有专业的合唱教师,对合唱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多,导致学生合唱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其他学科教师兼任音乐教师,合唱训练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比较高,兼职教师大多数缺乏相应的知识,无法有效指导学生训练,不利于合唱训练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1拓展合唱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审美趣味
        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合唱实践教学时,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试着拓展和引入一些先进的合唱教学资源,进而能够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审美品味和兴趣爱好,以此来丰富初中音乐合唱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近年来较为有名的“上海彩虹合唱团”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将他们的作品与经典的合唱作品进行对比探究,一起探寻合唱形式发展的趋势与创新。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合唱的魅力所在,还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合唱兴趣和参与热情。此外,教师也能够组织学生以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为基础,开展合唱练习和表演活动,进而能够增强学生的合唱训练和实践教学,促使学生的合唱技巧和音乐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锻炼与提升。
        2引入器乐,突破合唱教学重点和难点。



        将器乐引入初中音乐的合唱课堂,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突破合唱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在合唱课堂中引入器乐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借助器乐,强化对学生的音准训练。由于很多初中生在合唱的过程中音准欠佳,因此,提高学生的音准,是教师进行合唱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合唱训练中,可以借助器乐的有固定标准的音高的优势,将器乐成为校正音准的工具,提高学生音准;二是借助器乐,解决多声部和谐的问题,突破合唱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合唱训练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单声部唱得好,但一旦到多声部合唱,就乱糟糟一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器乐训练,降低合唱教学的难度,有效地解决多声部和谐的问题,突破合唱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欣赏优美的合唱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体育、音乐等科目丝毫不感兴趣,更别说对于合唱教学,更是了解甚少。基于此,要想提高学生对合唱的理解和认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引导学生欣赏合唱音乐,通过欣赏以及和其他音乐形式的对比,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同时让学生对能够对音乐节奏的变化更加敏感,对情绪变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品味音乐。
        例如,教师在进行《黄河大合唱》这首作品的授课时,可以通过班级中的多媒体设备来呈现与黄河相关的视频资料,将学生引入到黄河奔腾咆哮的壮观场景之中,带领学生体会音乐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激昂,感受作品中的丰富情感。在这之后教师再来对这首作品分段落进行仔细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
        4兴趣引导,让学生爱上合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初中合唱教学中也是同样适用的。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因为比较频繁的练习而对合唱失去兴趣,教学质量必然大打折扣。进行兴趣引导,就是要让同学们能够重新爱上合唱,并将这种乐趣融入合唱的学习中去,达到更好的学习成果。
        比如我们利用智能手机把班级里的合唱队演唱《我爱你,中国》的过程拍下来作为视频资料,然后在多媒体设备上进行播放,让大家共同去对照观察合唱队在整个歌唱过程中的表现。其实大家对旁观视角下自己的表现并不是特别清楚,有些同学唱着唱着身子就移位了,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会有一些小动作影响视听效果,有的同学在合唱中的表情不够自然和放松。这些情况有时候也是一种笑料,是一种缓和情绪、放松压力的素材。老师带领同学们去观看自己合唱训练的视频,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对不恰当的表现进行纠正,同时对合唱中一些表现出色的同学提出鼓励。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有更好的表现,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日渐凸显,在此环境下,初中音乐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优化班级合唱的教学策略与方式方法,这既是促使初中阶段学生合唱技巧得到显著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初中生音乐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佟喜迎.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8(27):159-160.
[2]苗菁.浅谈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技巧和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9):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