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本真教育评价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黄婷
[导读] 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教学评价相结合,实施学科评价的多元化,从多方面考察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黄婷    百色市第一小学
【摘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教学评价相结合,实施学科评价的多元化,从多方面考察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  评价方法  关注学生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34-01

        2016年,我校在实施《互联网+本真教育的校本实践探索——以百色市第一小学为例》课题研究时提出:在实践和探索本真课堂教学模式中提炼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本真评价”机制,摈弃唯分数论,实施学科评价的多元化,从多方面考察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我校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教学评价相结合,探索科学的教育评价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一、“互联网+”背景下本真教育评价的原则
        1.教师主导性作用与学生主体性学习相结合。互联网下的教学评价在时间上有相当的自由度,教师作为评价的指导者、组织者、裁判者,在期初就设定好教学评价的具体流程,每个环节的评价标准,学生协作小组互相评价的办法、奖励机制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评,甚至是家长的介入。
        2.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评价把“人人有发展”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评价常态化,无论课的哪个时间段,学生有出色的表现,或者对某个问题阐述出现偏差,都可及时给予评价。因此,我们设定过程性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
        二、“互联网+”背景下本真教育评价的内容
        语文学科
        A.评价内容
        拼音字词句知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语文;正确使用学具和工具书;预习复习和正确书写等学习习惯;语文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
        B.评价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40%)
        1.朗读(5%)
        (1)评价内容:将所有学过的课文题目(或段落)做成抽签卡,让学生任抽其一,并当场朗读。 
        (2)评价标准: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得满分,某方面有不足的,酌情降低分数。
        (3)评价人员:教师、同学、家长
        2.背诵(5%)
        (1)评价内容
        背诵课文:将本册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题目分别做成抽签卡,由学生任抽其一,当场背诵。 
        背诵诗文及课外美文片段:由学生自己背诵。
        (2)评价标准
        ①背诵课文:背诵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得满分,某方面有不足的,酌情降低分数。
        ②背诵诗文、课外美文片断 :第一、二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③评价人员:教师、同学、家长 
        3.口语交际(10%)
        (1)评价内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自主结合(2~3人为一组)自由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在情境中考核学生的交际能力。
        (2)评价标准
        围绕主题,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语气、语调适当,能用语言打动他人的得满分,某方面有不足的,酌情降低分数。
        4.课外阅读(10%) 
        (1)评价内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本册教材要求,考查学生课外阅读量
        (2)评价标准: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评价人员:教师、家长、同学及本人
        5.平时观察(5%)
        (1)评价内容 
        ①学习兴趣:主要观察学生是否喜欢参加各种语文学习活动。
        ②学习习惯:主要观察学生的预习习惯、读书要有选择的习惯、读书要做记号的习惯。
        ③学习态度:上课是否专心、作业书写是否工整、考核是否认真等。     
        (2)评价标准:进行定性评价
        6.作业完成(5%) 
        (1)评价内容:学生平时作业(课内外作业,作文、周记、日记、练习册等)
        (2)评价标准:书写工整、干净,完成情况良好的得满分,某方面有不足的,酌情降低分数。
        (3)评价人员:教师、同学、家长及本人
        (二)学期终结性评价(60%)
        1. 评价方式:书面闭卷
        2.命题原则:主要考核词语的积累、运用,句子、标点的掌握运用,阅读、观察、想象、书面表达等综合实践能力。(综合试卷,由教育局出题)
        3.评价人员:教师
        数学学科
        A.评价内容
        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和热点问题能力,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B.评价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40%)
        1.口算(5%)  
        (1)评价内容:考查口算能力,主要是口算的速度与正确率,口算内容根据教材而定。  
        (2)评价方法:编制3~5套难易程度不同的试卷,每套20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选取一套试题。每月测试一次,最后计算平均分。  
        (3)评价标准: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直接写得数。全对的为5分,每错2题减0.5分。  
        (4)评价人员:教师。
        2.实践操作(10%)  
        (1)评价内容: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内容根据教材的实践操作内容而定。
        (2)评价方法:教师提供给学生若干实践操作的内容,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选择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每月检测一次,每位学生一学期只要参加一次检测。教师要作好记录,保留资料。  
        (3)评价标准:操作正确、方法科学合理、程序规范。实践操作方法具有多样性或创造性的可给予加分。  
        (4)评价人员:教师。



        3.数学表达(10%)  
        (1)评价内容:概念的形成、公式算理的推导、应用题分析推理、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描述、提出疑问等。  
        (2)评价方法:课堂观察,主要通过课堂评价,教师要作好评价记录。  
        (3)评价标准:能有条理、清晰地表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等均可得满分。评价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灵活掌握。 
        (4)评价人员:教师、学生。 
        4.课堂表现(5%)  
        (1)评价内容:认真听讲、注意观察;大胆发言、声音响亮;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虚心接受他人评价;不懂就问、虚心好学。  
        (2)评价标准:能很好做到以上几点的,得满分,某方面有不足的,酌情降低分数。
        (3)评价人员:教师、学生。 
        5.作业情况(5%)  
        (1)评价内容:包括课堂作业、家庭作业。  
        (2)评价标准:作业书写工整、正确率高或作业有进步者得满分,某方面不足的,视情况减分。 
        (3)评价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
         6.成果展示(5%)  
        (1)评价内容: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是数学日记、数学小报、设计的美观图案、数学金点子等。  
        (2)评价标准:主动参与展示,视作品受欢迎程度酌情给分。  
        (3)评价人员:教师、学生。
        (二)学期终结性评价(60%)
        1.评价方式:书面闭卷。
        2.命题原则:侧重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3. 评价人员:教师
        英语学科
        A.评价的内容
        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表演、朗读等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作出评价。
        B.评价的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40%)
        1.会话交流(10%)
        (1)评价内容:根据课标、教材要求,通过现场会话交流,了解常用句型、词汇实际掌握情况。
        (2)评价标准: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基本达意,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道歉等)的得满分,某方面有不足的,酌情降低分数。
        (3)评价人员:教师、学生。
        2.朗读、背诵积累(10%)
        (1)评价内容: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或背诵课本中每单元的主要句型。
        (2)评价标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的得满分,某方面有不足的,酌情降低分数。
        (3)评价人员:教师、学生。
        3.儿歌(韵句)、歌曲学唱(10%)
        (1)评价内容:能学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歌谣力求大部分学会,歌曲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学,其他歌曲作为欣赏内容。
        (2)评价标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的得满分,某方面有不足的,酌情降低分数。
        (3)评价人员:教师、学生。
        4.作业情况(5%)  
        (1)评价内容:包括课堂作业、家庭作业。  
        (2)评价标准:作业书写工整、正确率高或作业有进步者得满分,某方面不足的,视情况减分。 
        (3)评价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
        5.课外活动(5%)
        (1)评价内容:考查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兴趣,内容是否丰富,比如手抄报、黑板报的设计;短文阅读;故事演讲;书写比赛等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英语活动。
        (2)评价标准:乐与参加,态度认真,与小组其他成员能够积极合作的得满分,某方面有不足的,酌情降低分数。
        (3)评价人员:教师、学生。
        (二)学期终结性评价(60%)
        1. 评价方式:书面闭卷。
        2. 命题原则:如实地反映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 评价人员:教师。
        三、“互联网+”背景下本真教育评价的方法
        1.搭建智慧学习平台
        “新东方OKAY智慧课堂”平台具有资源集成、资源调用、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在线交流、在线答疑、师生互动、学习跟踪和分析、支持移动终端等功能。我校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让学生进行在线学习、课程知识点测评、阶段测试、综合测试、学习实时反馈,老师通过查看、分析学习进度和效果,根据学习记录信息自动分析学习曲线,形成反馈报告。
        2.建立电子学习档案袋
        我校通过建立电子学习档案袋,存放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的各类学习成果和记录,帮助学生随时回顾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提高,实现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自评和互评,创设了良好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3.接入“领读教育”网络阅读平台
        2017年度,我校为配合课题研究,投入了大量资金,引进了全校师生网络阅读的平台。平台的成功使用,让学生在网上快乐阅读,完成配套练习,及时简洁的评价让学生读有所获,真正从互联网中,不断巩固朗读、习作、培育数学思维,卓有成效。
        4.利用“OA精灵”管理成绩
        教师可以在学校的OA办公软件系统中录入学生成绩,老师、学生、学生家长登录系统,可查询某一个或多个班的成绩情况,自动生成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同时可比较多次考试中某个学生的一门或多门程成绩情况,学生成绩进步或退步一目了然。
        5.利用校讯通及时评价学生
        教师们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校讯通随意选择接收信息的家长,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取得的良好成绩、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等,教师可以选择群发。而个别学生在学习和纪律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则选择单独沟通。这种及时、有效的评价,对家校合作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推广和应用,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依托互联网+的理念,改进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科学、全面的评价学生,从而为教育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将是未来教育评价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军其.新理念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文娟.数字化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业水平”评价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