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李英姿
[导读] 体育是现代初中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也是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初中生可以通过体育课来系统化地学习体能训练技巧,并通过体育教师的指导不断提升自身的体能素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完善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对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意在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让更多初中生能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

李英姿   山东淄博市淄川实验中学
【摘要】体育是现代初中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也是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初中生可以通过体育课来系统化地学习体能训练技巧,并通过体育教师的指导不断提升自身的体能素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完善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对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意在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让更多初中生能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14-01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教学地位是相等的。这就要求初中学校能够改变以往轻视体育课程的理念,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体育课程的优化当中,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而当下体育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明确认识到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通过及时调整来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体育课堂。
        1.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
        1.1初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较低
        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时,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初中生来说,身体体能条件存在的差异性可以严重影响到学生实际的学习效率。如果教师不能为学生带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会降低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1.2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动力不足
        很多初中生虽然喜欢体育课,但只是喜欢在体育课上玩耍,并不喜欢按照教师的方式进行体能训练。学生自身学习动力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而现阶段的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为学生带来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程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应对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的有效策略
        2.1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想要更加有效地提升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首先就应该为学生带来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一方面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游戏的引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就以最为常见的长跑为例,教师只要将其改为田径比赛中的接力赛跑,就能迅速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原本单调的长跑变成了更具竞争性与合作性的团队比赛,学生就会在荣誉感和求胜欲望的激励下,更加认真地展开体育训练。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更加具有趣味性的体育资源。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篮球技巧时,教师发现很多学生更加好奇花式运球技巧。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技巧的教学视频。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不定期地带领学生一起观赏球赛录像,并且从专业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分析比赛中的细节。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与分享自己想法的平台,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程中。
        2.2针对学生实际需求制定体育训练处方
        为了使初中体育课程更加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提问或私下沟通等方式,了解每一名学生的身体状况。然后教师就可以基于学生的体能素质,为学生带来分层次的教学内容。就以篮球教学中的投篮为例,对于体能素质较差且平时没有接触过篮球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尽量降低学生的投篮难度,例如降低篮筐高度或直接将“砸中篮网”视为投篮成功。这样才能保护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就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运动难度,最终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将自身的体能素质提升到标准线之上。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来为学生制定体育运动处方。例如教师在长跑训练中发现部分学生的耐力较低,教师就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多做一些有氧运动,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
        2.3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学习体验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优化,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往的评级方式大多是对学生的体育测试结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本身就较为片面,无法给学生带来实际的帮助。如果教师可以将每节课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周期性体能素质的变化也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看法。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地参与体育训练,并且利用体育课之外的时间来提高自身的体能素质。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初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实际体能情况的了解,设计更多具有趣味性与针对性的体育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更加健康的体育锻炼观念,并且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初中体育课堂当中。最终教师不仅可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将更多初中生培养成拥有良好体质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宏宇. 基于快乐体育为导向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7+17.
[2]刘振强. 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 中国农村教育,2019(03):89.
[3]戴轶人.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6,6(32):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