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0月   作者:赵玲俐
[导读] 口算是不使用任何计算工具,靠语言和大脑思维进行的运算,是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基本功。特别提倡算法的灵活多用,可见口算含有如此特别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教好口算,让学生根据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完成口算教学任务,小学生的口算计算能力怎么培养呢?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赵玲俐   青川县木鱼镇第二小学校  四川  青川  628105
【摘要】口算是不使用任何计算工具,靠语言和大脑思维进行的运算,是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基本功。特别提倡算法的灵活多用,可见口算含有如此特别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教好口算,让学生根据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完成口算教学任务,小学生的口算计算能力怎么培养呢?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0-098-01

        现代的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核心部分就是口算, 我们在口算教学中表现出的问题要联系实际进行总结和反思。口算是数学教学的初始部分,培养口算能力是为计算做准备,口算能力决定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技能,是要持之以恒坚持练习,养成在找到所出的问题,并且很快解决问题,让他们掌握口算能力,熟练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一、加强算理教学,重视思维过程
        口算教学,应当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的法则、方法。其中,弄清算理是关键。如“凑十法”的教学,可先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物操作过程。通过摆弄学具及眼、手、口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详细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为实现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做好准备。在理解法则阶段,学生总是进行着详尽的、展开式的思维过程。在形成计算技能的计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逐层次的简略、压缩,计算的步骤逐步地简化,计算推理过程也逐渐简缩。到最后,由于计算技能的熟练,一些简单的计算能脱口而出,实现计算思维活动的“自动化”。为此,教学中应采取先慢后快的原则。训练初期,可侧重于法则的理解和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只要求正确,不要求速度,着力于巩固口算知识,为技能的形成打好基础。随着知识的深化,可在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并加强算法指导,引导学生逐步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能技巧。
        二、科学安排口算训练
        《新大纲》对各年级的口算教学都有明确的要求,教师应据此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学与训练,把口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之中。对于何时练什么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首先,要持之以恒,坚持天天练。教师要依据大纲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安排好天天练相应的训练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技巧。其次,进行口算训练时,还要考虑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为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3×7时,假如先进行形如2×7+2的口算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要加强目的性与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百以内的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等两步计算。这些计算,都是整数、小数和分数(百分数)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的基石。


只有实实在在地练好基本口算,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易错的题目要及早预防、反复练。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肯定会出现具有普遍性的特殊错误类型,且与使用的教学方法无关,如带有0、1的运算和乘法分配律的学习等。有些错误则是学生个人认知结构不完善所至,如老想着凑整,而全然不考虑运算顺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及早做好预防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组织口算训练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易错之题对全班或学生个人反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防止错误被巩固下来;易混淆的题目对比练。对于易混淆的题目,如16×5和15×6,1÷和÷1等,可进行集中对比练习。通过练习,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知识的清晰性。最后,要有意识逐步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
        三、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
        训练形式要分散、集中相结合,在平时要坚持分散训练,如每天做5分钟的“天天练”,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进行集中训练,帮助学生归纳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口算形式灵活多样,由于口算要经常训练,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可采用指名口答、集体抢答、开火车、对口令、连线找朋友、组织口算比赛或听算与视算等形式。 
        四、科学指导学生自我判题口算正误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有计划的组织教学和练习,大部分教师会以为口算教学是让学生用口头进行简单的计算,并没什么教学意义,所以只是把计算方式简单的讲述,然后让学生在脑子里算出答案,这就是口算了,其实要在教学过程中作出多种计算方式,比如在教学中“8+7”的加法进位,可以让学生列出计算方式,先考一下8+2=10,10+5=15,7+3=10,16-1=15等,学生的计算方式的练习也提高了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更能理解算理。算式的分离与结合过程,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计算。过程看似简单,但也需要长期的练习和灵活思维的有效结合,口算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步骤,还要让学生在口算中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口算的准确率,而忽略了口算教学过程,会使学生出现类似问题,这也说明了学生还没有掌握计算方式,教师要增加练习时间,还有学生在作口算题时审题不认真的情况时常发生,如把30看成300,把2看成7,教师应根据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训练,促进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出现错误时,教师要耐心的指导,找出学生口算错误,从而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口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小学口算教学中,应重视口算教学。在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各式各样计算器层出不穷,让计算变的更简单和快捷,口算看似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计算器也是人发明创造出来的。人的大脑通过最出的口算,逐渐掌握了各种运算规律才有了今天的计算工具。口算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将来学生的数感起到一定作用,为将来基本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正桃.优化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教学效率途径分析[J].新课程(小学), 2016(3).
[2]李晓娟.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 2016(30):67-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