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杨静
[导读] 在小学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学是以生活为基础,是为学生促进一个良好的品德所形成的和社会法制和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构建高效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学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因此,怎样才能提升学习效果、打造一个高效的学习课堂呢?本文从构建高效课堂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构建高效课堂要注重理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构建高效课堂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方面来阐述。

杨静   金华市永康崇德学校
【摘要】在小学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学是以生活为基础,是为学生促进一个良好的品德所形成的和社会法制和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构建高效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学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因此,怎样才能提升学习效果、打造一个高效的学习课堂呢?本文从构建高效课堂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构建高效课堂要注重理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构建高效课堂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方面来阐述。
【关键字】道德与法治科学;小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60-01

        引言:我们所说的“高效课堂”是指在45分钟内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能够获得最好的收益,最终可以提高学生以及学校总体上的教学质量。道德与法治科学这门课程主要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促进学生们身体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在道德与法治科学这门课程中,只是单纯的让学生们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充分的去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对学习道德与法治科学这门课的兴趣。下面结合实际来讲述如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学高效课堂。
        一、构建高效课堂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学教学中,学生在宽松且和谐的课堂中学习,就可以在课堂中提升学生深厚的兴趣,同时还可以给学生之间交流留出空间。如果课堂中是那种紧张和压抑的气氛,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也不会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不能主动的融入课堂。学生如果在宽松以及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才能够做到敢想、敢表达、敢询问、敢创新。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只有民主和谐,才能解放大多数人对事物的创造力,而且还可以使大多数人创造力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努力去创造一个宽松且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学习知识是很重要的,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微笑给学生们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也是教学中一种简单易实施并且有效的方法。这种微笑也是发自教师内心的微笑,是对学生一种关爱,与学生进行一个内心的交流,并不是那种造作且不真实的表情。学生在充满着爱意且有温暖的课堂中学习,会感受到教师的可敬与可亲好,教师也可以从微笑教学中得到学生的尊敬,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也可以自信的给学生讲解知识。所以,教师想要一种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必须先用自己爱的表情去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可见,宽松且和谐的课堂在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构建高效课堂要注重理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道德与法治科学这门课程与其他的理论性文学性课程不同,这门课程理论性、知识性、科学性、时效性强。为了减少像传统道德与法治科学教学中那种“教师自己讲”的低效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教材中的知识点,并且要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把从社会生活中的认知融入到课堂里,从而可以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印象加深,从而构建我们的高效课堂。
        比如,在《礼貌的力量》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编造几个不同生活场景,比如:一公交车上几名学生坐在爱心专座上嬉戏打闹,而忽视了站在身边年迈的老人,没有丝毫的羞涩;二是在公共场所,几名年轻人抽烟并且随地吐痰,对保洁阿姨的劝阻也无视并且还谩骂保洁阿姨;一个老奶奶正在过马路,一名初中生将其搀扶并送到对面。通过讲述的这几个场景,让学生对其交流与讨论,并对这几个场景中的人物进行评价的方式,得出礼貌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要尊老爱幼、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若不尊重他人,就会遭到他人唾弃,不会被社会接纳。这种巧妙的将社会情境融入到课堂,用人性化的课堂教学给学生们讲述知识,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形象。
        三、构建高效课堂要运用现代教学的手段
        现在现代化互联网的发展和计算机在各家各户中得到普及,同时也推动着数学的教学发展。现在的学校都配备有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用来给学生们提供获取信息,查询知识的方便,计算机的普及为道德与法治科学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网络化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将图片、声音和视频给学生进行展示,为教学提供了方便,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高的效率。
        比如,在《爸爸妈妈真辛苦》这一课程中,了解到学生无法体会自己父母的辛苦,更无法产生对他们的感激,所以在课堂上,我运用课件设计两个环节,第一是通过放人从出生到成长,再到上学时的感人画面,配上音乐以及告白,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第二,展示孩子对父母不尊敬不关心的行为表现,让学生自己回顾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行为?自己有没有关心过自己的父母?通过这样的课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道德行为更加的自觉,使教学与高效课堂融合到一起。
        四、结语
        总之,要构建道德与法治科学高效课堂,是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学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师值得永远学习和追随的目标,我们因此也要努力的去探索教学方法,积极实践,我们就可以更好更快的构建道德与法治科学高效课堂,为了国家以及社会培养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舒孝清.小学科学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偏离现象[J] .科学课(小学上半月版), 2006 (1) : 46-471.
[2]丁邦平,罗星凯,论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教育研究,2008 (2): 75-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