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王绍龙
[导读] 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将运用于生活之中。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联性,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王绍龙   宣威市丰华街道第一完全小学
【摘要】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将运用于生活之中。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联性,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55-02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学,规定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新课标,以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已经成为一门技术性、工具性学科。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学习发展的情况,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1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诸多问题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味追求技能技巧方面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人文修养、人格塑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1.2社会重视信息技术技能的应用
        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信息技术技能越来越重视。因此,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小学阶段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启蒙阶段,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1.3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以往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不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淡忘所学知识。但是,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学”与“用”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2.1将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引入教学过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产生学习热情。而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理的事物多是来自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关注一些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并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进而理解信息技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病毒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人们的感冒开始讲解: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患上了感冒,那么他会出现哪些不舒服的症状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会回忆自己在感冒时的情况,然后回答出关于感冒的各种症状。


在这个问题讨论完之后,教师可以将感冒与课堂联系起来,鼓励学生思考:人们在感冒时会出现很多难受的症状,那么计算机会不会和人一样,也会染上病毒呢?如果感染了病毒,计算机会不会也出现很多不舒适的症状呢?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能够将信息技术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能够深入的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2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的保障
        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将信息化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融合,能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梳理科学的学习观念。教师也要在明确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巧妙的运用和渗透,并且增强学生在信息技术氛围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路。教师要掌控全局,在课堂当中做好管理工作,保证学生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进行主动的学习和自主的探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并且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端正学习态度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良好学习素养,使学生在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时,能够学会冷静地分析和探究,全面地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 
        2.3设置简单目标
        课堂教学中,小学信息教师在了解所教内容基础上,设置简单目标,在教师因势利导下,促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相关知识,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设置简单目标。目标可以是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以期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在不断实践中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2.4根据学生的生活兴趣加强引导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时,还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每位学生的生活兴趣,给予相应的指导。比如对于喜欢看电影的学生,可以告知学生如何使用影音软件;对于喜欢听音乐的学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下载歌曲;对于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指导一些较为简单的画图软件,让学生进行摸索,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加以指导,或是让学生自己上网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加以拓展,同时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5依据学生生活兴趣进行因势利导
        在课堂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需要彰显学生学习自主性,结合每位学生兴趣爱好,因势利导。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下载和安装、有的学生喜欢唱歌跳舞,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易行的软件,指导学生深入探索,教師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生活化,进一步延伸学生兴趣爱好深度和广度,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三、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总结得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是生活性较强,技术性较高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效认识到当前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以致用水平,教师应当善于从课堂导入中引入生活化案例,设置简单的生活任务,领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者是探究生活规律。通过应用生活案例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8(26):77.
[2]艾振清.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J].语文课内外,2018(26):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