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 曾亚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曾亚
[导读]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与优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高中化学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旨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培养高中学生良好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精神,让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与研讨中能够化被动为主动,为后续深入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和实践展开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课程教学质量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曾亚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
【摘要】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与优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高中化学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旨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培养高中学生良好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精神,让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与研讨中能够化被动为主动,为后续深入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和实践展开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课程教学质量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关键词】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39-01

        一、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应用现状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对于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具备积极的作用,也对于整体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与优化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在对于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应用现状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环境的桎梏,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存在资源不均衡现象,虽然在素质教学理念的推进下,大多数学校开展了化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但是这种探究性的活动限于高一和高二年级段,针对高三年级段则没有予以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活动过多的空间和平台,仍盲目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其次,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性,需要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前沿的教学方式,着重对于研究性学习方法和优势上的渗透,以此为契机,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求知欲望进行有效激活。然而,目前大部分高中化学教师缺乏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践能力,不能够引导学生在实践验证中对于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研究性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提升。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应侧重于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学习思维的培育和发展。因此,在研究性教学方法策略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意识进行激活,让学生能够在参与实践和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明确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进一步加深自身对于化学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印象和理解程度。


首先,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要求,为学生创造研究性、探索性学习与发展的平台,以此为契机,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践研究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提升的过程中实现情感价值上的有效发展。例如,在水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定律教学的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在这一时期认知和发展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个性和见解予以足够的重视,结合学生兴趣认知入手,有效构建民主和谐的化学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实现对于水溶液中三大守恒定律的学习与探究,可以指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水溶液,并写出他们的守恒式,此时学生对于自身的见解和创新建议进行有效提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化学知识验证和实验探究活动,能够助力学生良好研究能力以及学习意识的提高。
        (二)创新化学生活教育
        众所周知,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化学学科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需要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自觉主动对于知识进行应用与迁移到学习平台,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与探索中实现对于化学思维,认知水平以及探究学习能力上的有效提升。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重视化学实验性和生活性的发挥,让学生参与到化学生活教育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良好化学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研究行为习惯。例如,在对于原电池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创新化学生活教育的形式,借助化学实验拓展生活常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于原电池部分课程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指导学生思考金属和盐溶液能否制成电池,并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结合生活化的化学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在对于新知识进行认知和巩固的过程中,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从而在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并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质疑与批判能力。与此同时,高中化学教师在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还应为学生设置一些同生活实际相连接且具备研究性质的作业,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生活实际案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研究认知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面向当前新课程背景要求下,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独立意识的培育,让学生在探索与研究过程中实现自身化学学科素养以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程咏杰.研究性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4(18):193-194.
[2]吴炳盛.浅议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9,2(3):158-159.
[3]吴毅.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7(23):4-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