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英峰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数学教育工作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最具魅力的课程。通过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用科学的方法看待问题,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初中数学在学生的学习涯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需要付出更多的教学努力。通过初中时期的数学学习,不但巩固了学生的数学知识,还为更深入的学习数学理论打下了基础。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帮助学生奠定学习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及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31-01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新的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培育人才的教师,我们有义务革新自己的教学思维与方法,创建创新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需要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创新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然而,由于过去传统的应试模式的影响度,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创新教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相结合,教师应重视医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有效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合作创新学习。此外,教师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以确保学习任务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具体的学习目标的指导下,对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起到直接促进作用。创新教学原则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初中数学创新教学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感觉创新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实验的方法合理安排,为整个教学起指导直接作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新教学,学生自主探索方法,有效地鼓励学生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都得到有效发挥。
二、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及行动
(一)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创新意识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而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有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方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第三,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二)加强教案设计,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最后,教师要加强教案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教案中,教师要多用心思,在关键知识部分方面要制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思考,探究问题.不能直接按照教案来完成教学任务,教案只是教师教学安排的一个大纲。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来将教案丰富化、扩大化.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此外,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测验时,也要合理设计测验内容。不单单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考查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创新思考。
(三)学生评价方式需创新,以人为本的促进学生发展
所谓的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就是能够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属于自己的发展。这种发展或许在传统的教学中并不能算是提高或者进步。但是对于学生本身来讲,这已经是他们取得的最大进步了。因为众所周知,坐在一个课堂上课的学生,他们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背景,受到的教育和学到的知识是截然不同的。更何况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他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怎么可能在课堂上获得同样的进步呢。所以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我们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所以我们要用不同的标准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考核,让他们的努力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才能慢慢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只有有了自信心,才能更加努力的学习与提高自己,进而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最终使课堂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科目,严重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洋洋.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现状探究[J].考试周刊,2020(90):77-78.
[2]赵文敏.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20(3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