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蒋明
[导读] 伴随现代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新时期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单纯地培养学生地理理论技能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的理论在读图中加深感悟,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等,进而全面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加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现状与优化

蒋明    四川省南江县南江中学  四川  巴中  635600
【摘要】伴随现代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新时期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单纯地培养学生地理理论技能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的理论在读图中加深感悟,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等,进而全面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加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现状与优化措施探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65-01

        地理课程的综合性非常强,其教学内容丰富且繁杂,所以在课程教学中,不仅仅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要求,还需要学生的综合实力有所提高。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进行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的技能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提高高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升高中地理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意义分析
        地理课程是高中基础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课程中资源丰富,并且有很多图片资源,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而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照地图等结合所学的知识认真学习、认识和阅读,通过分析和绘制相关的图标等,进而有助于更好地提升他们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促进地理成绩的提高。另外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思维模式和认识体系,进而结合实际透过图表等分析背后的数据以及所学的知识等,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通过互相交流学习等方式全面提升综合学习实践能力。地理信息中有很多丰富的资源,图表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学知识,在不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联系实践进行思考,进而在不断探究中提升理性思维、系统能力和创新水平。
        二、教学策略
        1强化学生地图分析能力
        为实现对学生地图技能的有效培养,教师要重视优化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对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形成准确认知,从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及知识基础,更好地分析地图。教师对地图构成要素进行教学时,要向学生全面渗透地图要素,让学生对地图组成成分以及代表的含义加深认知与理解,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地图学习和探究具体的课程内容。例如,“城市与地理环境”一课,教师可以合理地引进等高线图,让学生借助该地理图形,就城市的地理空间环境进行自主分析。在分析地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颜色所代表区域的地理特征加深了解,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对城市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例尺、图例等相关要素进行判断,从而保证学生的地理分析更加准确。教师还要围绕地理名词进行规范教学,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地图分析技能。高中地理中包含着很多抽象的地理名词,而且有些名词之间比较相似,容易让学生混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地理名词进行精准记忆,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判断和区分地图中包含的信息,如“气旋和反气旋”等。



        2注重学生地图基础知识和内容的讲解,培养读图技能
        任何一项能力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老师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就要让他们首先掌握地图的相关知识,有了基础知识的储备,他们才能够更好地读图,如果他们不明白读图上的符号和标注的含义,他们就不可能看懂地图,首先老师需要让学生具有一个地图的相关概念。例如目前地图的种类,每种地图所描绘的具体事物,当学生有了了解之后,他们在碰到这些地图时就能够正确的进行区分,从而进行读图。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后要能够根据经纬度进行位置确定,还需要根据地图上的符号正确确定各类地理事物,例如平原、山脉、河流、海洋等等,还需要掌握地图的尺寸换算问题,老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这几点的教学。例如“山地的形成”这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首先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山脉的形态,例如褶皱山、断块山以及火山外部的形态,学生们会觉得很有兴趣,然后给学生进行这些地形的形成原因讲述,学生就深入的了解了山脉的相关知识,老师再给学生看一些地图上对于这些地形的描绘,他们就能更加客观地进行地图上山脉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读图能力提高。
        3更新教学观念,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读图能力,作为学习地理必备的一项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方面。在新课改背景下,读图能力的培养受到教师的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的约束,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通过更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高读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绘图能力
        动手画图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师傅”。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地图,就能实现学生绘图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图像入手,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临摹;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对图片进行适当修改,但是不能脱离地理学科知识的范畴。
        例如,在学习《水循环和洋流》的时候,让学生在理解本课知识之后,将教材中的水循环图进行临摹,并画出流动的线路。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下笔比较生疏,基本上是画一笔、看一下,确保自己画的水循环图与教材中的基本一致。经过了几次训练,学生对于水循环图有了深刻的印象,能够凭借自己的记忆画出来。甚至有的学生还能够即兴发挥,在其中增加趣味性的因素,将自己的个性彰显在自己的“作品”中。经过绘图训练之后,当学生遇到类似题目时,能够顺利完成。在绘制地理图像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地理学科的趣味,也能够加深地理知识的印象,养成良好的看图习惯,从而提高读图能力。
        结语
        总之,读图能力是新时代地理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很多文科生都将地理当作最难学的一科,认为地理学科中存在很多复杂、抽象的知识,难以进行理解和识记。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趣味,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增强图片分析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绘图,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地图能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华.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好家长,2017(72).
[2]张翼.高中生提升读图能力的策略和方法研究[J].才智,2017(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