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杨文忠
[导读] 在初中生的学习阶段中,历史学科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培养和增强爱国情感,达到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本篇文章主要对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和运用策略进行分析。

杨文忠    成都市双流区公兴初级中学
【摘要】在初中生的学习阶段中,历史学科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培养和增强爱国情感,达到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本篇文章主要对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和运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运用原则;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82-01

        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悠悠华夏五千年,人类文明千百载,先人们的智慧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借助于历史学的眼睛,我们得以探究古人眼中的世界;借助于历史学的双手,我们可以触摸岁月留下的斑驳刻痕。学习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应对考试的需求,更是一个人提升内涵、丰富思想的有效途径,历史是生活的教师,历史故事是彷徨者的向导。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要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历史教学必须坚持真实原则,教师选择的历史故事必须真实严谨,避免妄自猜测或者是随意的捏造,尤其是一些没有定论的历史事件,一定要给学生真实的参考资料,不能传达错误的信息,要本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态度来选择历史故事,切记不能虚假伪造。
        (二)坚持新颖有趣的原则。讲解历史故事就是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导入历史故事时,应选择一些有吸引力的、比较生动、新颖别致的历史故事,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情节较为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
        (三)目标要明确。讲解历史故事时,一定要坚持立足课本的原则。由于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教学资源也相对丰富,但是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相对有限,仅仅通过课堂时间无法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符合课程教学的历史故事,通过讲解一些有代表性的经典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以历史故事导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历史故事生动有趣,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来实现导课,通过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跟随教师的思路,边听边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以历史故事导入课堂教学时,所选历史故事必须与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故事情节要紧凑,故事讲述要尽量简短,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对他们的内心造成一定的冲击。


利用构思巧妙的故事导入,自然地将故事内容过渡到该节课的主要内容上,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把握好讲历史故事的时机
        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盲目的引用历史故事教师,一节课有许多的教学环节,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结构,才能使历史课堂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历史故事不仅仅只是吸引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也可以把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故事中,这样既吸引学生的注意了,又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因此,历史教师在讲故事时要把握好时机。
        (三)利用历史故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要想有效突破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先找到症结所在,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收获成效。在实践教学中,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理论概念性内容是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教师枯燥乏味的单纯讲解难以接受。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学生的理解存在偏差,难以实现同频共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无法全面掌握重难点知识。教师要主动探求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和路径,创新教学新模式,引入历史故事,为学生创建新型的学习条件。借助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学生可以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系统掌握。通过历史故事教学,单调的历史事件变得生动起来,人物很具体,事件更形象。教师选择历史故事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围绕教材内容,以教材为根基,以历史故事为枝叶,将故事与教材深度结合,使得教材内容鲜活,便于理解记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教学工具的特点丰富历史课堂教学,通过播放视频、图片、历史故事等,使得历史教学声情并茂,深化学生的理解,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下突破历史教学的重难点,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快速提升。
        (四)利用历史故事,完成课后练习
        在初中历史的课堂上,教师应重视让学生利用课堂下的时间进行历史学习,促进学生对于历史这一学科,进行深入理解和学习,巩固学生的历史课堂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历史故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课堂下的时间进行探究,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对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对于学生在课堂下进行教学工作,这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来说,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于丰富多样的历史故事,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干预和指导,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探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重为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主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既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将史实故事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从而让学生在倾听故事、思考故事以及总结故事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影响,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惠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7):71-72.
[2]孙荣兵.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0(27):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