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武靖宇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武靖宇
[导读]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标准,对于音乐教学予以了高度重视。课堂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保证其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面临众多问题,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首先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接着又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笔者积极为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而出谋划策,以期能够解决当前

武靖宇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实验小学  山西  阳泉  045100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标准,对于音乐教学予以了高度重视。课堂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保证其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面临众多问题,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首先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接着又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笔者积极为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而出谋划策,以期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05-01

        引言
        在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认可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然而,音乐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是以智育为主的课堂,音乐教学以美育为主,美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强调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必然不同于传统的以智育为主的教学。事实上,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言,音乐教学最恰当有效的形式就是课堂合唱教学。课堂合唱教学的形式不仅是对于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而且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提升以及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大有裨益。所以,积极应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带来的挑战,设法通过增强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来提升音乐教学质量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首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标准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出的,对于美育予以高度重视,要求小学积极开展音乐教学并保证起有效性。而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合唱教学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其次,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将会有助于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音乐教师可以巧妙创设相应的音乐情境,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在加强情感体验的同时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学生音乐素养的核心正是他们对于音乐的感知和体验能力。
        最后,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和提高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合唱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的活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是团队的整体效果,突出团队的和谐美。一方面呢,要鼓励班级成员齐心协力、共同进步,心往一处用。另一方面,就是团队中可能会有个别学生喜欢音乐,演唱水平也比较高,就会渴望表现自己,打乱合唱团队的和谐。这时候就需要音乐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引导。
        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校以及教师对于合唱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尚未完成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认为过于重视音乐教学属于本末倒置,不务正业。另一方面就是学校包括音乐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课堂合唱教学才是小学音乐教学最合适的形式。
        其次,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都很薄弱,在合唱训练方面的重视度不够,音乐教师尚且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合唱指导。同时,合唱训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练习,学生产生了畏难的心理,积极性普遍不高。
        最后,还有部分学生由于接受过专业而系统的音乐培训,演唱的能力较高,在音乐课上希望能够展现自己的才能,他们更愿意独唱,不愿意参加合唱。而大部分学生的合唱也只是无奈之举,在音乐课堂上,不得不配合音乐教师完成学习,其实本身没有合唱的热情,这就导致他们不会在课后去练习合唱,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三、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首先,学校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首要前提。因为他们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在提高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应该对于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予以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学习相关的音乐教学理论而对于合唱教学的作用形成理智清晰的认识。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重视起来音乐教学,特别是音乐教师需要从内心深处接受课堂合唱教学,认可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其次,通过积极组织课堂合唱教学,强化学生对于合唱教学的认知,并通过引进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合唱热情,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到合唱中来。与此同时,音乐教师还应该因材施教,在对部分演唱水平较高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同时,引导他们在合唱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其他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从而有效增强班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将音乐作为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在课后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合唱水平。
        最后,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合唱的能力也应该在不断地实践中积极提高。虽然当前的合唱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都相对缺乏,但只要音乐教师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思考,不断总结,就能有效弥补经验不足的缺陷。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合唱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合唱教学不仅是最适合小学生的音乐教学形式,更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美育的目标。为此,积极探究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积极解决问题,就能有效保证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茜琦.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5):151-152.
[2]魏文雅.刍议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0(81):145-146.
[3]孙志强.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0(38):144.
[4]白俊鸣.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新智慧,2020(24):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