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王丽萍
[导读] 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不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丰富的资源、灵活的方法,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不断创新与改进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

王丽萍   四川省安岳县东方红小学工业大道校区  四川  资阳  642350
【摘要】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不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丰富的资源、灵活的方法,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不断创新与改进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01-01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开拓了小学语文阅读的新篇章,小学语文教师应将信息技术条件充分利用起来,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积极鼓励小学生大胆地参与信息技术下的阅读活动,教师需要为孩子们创建丰富有趣的阅读空间,以此来拓展小学生的视野,让小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更加乐于进行语文阅读的自主研究,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去影响小学生形成阅读积极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的意义
        信息技术将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信息融为一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能够发挥出非常积极的作用。第一,有助于丰富阅读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信息资源丰富、传播迅速,可以进行拓展阅读,使学生了解到文章更多信息,如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第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相较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能够形成强烈的视听效果,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让学生的感官获得更真实的刺激,从而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第三,促使教学模式的创新。信息技术有很多种,如多媒体、3D动画技术等,将其应用于阅读教学可以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1以趣促读,激发阅读热情
        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对文章的字词句、段落、篇章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若学生对阅读学习提不起兴趣,阅读学习是难以深入开展的。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来营造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因为现在的学生对圆明园建造与毁灭这段历史比较陌生,直接进行阅读教学学生是不易明白文章的内容,因而难以产生阅读兴趣。为此,笔者通过信息技术搜集了相关资料,制作成为一个小视频,为学生播放了圆明园的视频资料。学生可以看到曾经的圆明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内部藏有无数的奇珍异宝。这能有效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与阅读兴趣。当播放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烧毁圆明园的影视片段时,学生内心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也会形成,从而使学生更有兴趣阅读课文。可见,通过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情境能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打好基础。
        2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流程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都是采取的课堂导入,提出思考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寻找问题答案。在达到对文本的初步了解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逐词、逐句、逐段的分析讲解,然后再要求学生提炼归纳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最终完成阅读教学。


但这一程序教师主导成分过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对此,在信息技术下,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一流程加以优化。如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文本阅读的预习,在独立阅读中整理相关知识点,形成阅读感悟,然后教师再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阅读预习成果的分项。最后教师依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挑选其中的不足进行课堂上的讲解和指导,如此就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开发,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提振学习自信。
        3灵活展示抽象内容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诸多优势,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媒介,为学生展示抽象的教学内容,使书本上的文字能“活过来”,学生也可以与文字面对面交流,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阅读结束后,带领学生对其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整理,以便日后在写作教学中使用。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极强的文字处理能力,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性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将死板的文字通过图片、视频的形式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灵活,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
        4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智慧教学
        课程是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信息技术作为现代语文教学的常用手段,已经逐渐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融合起来,构建出属于当代的新型教学方式,但目前这种融合还不够深入。教师应围绕课程定位、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学习成效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教学设计,挖掘教材的内涵性元素,搜集更多有助于语文思维发散的信息内容,引导学生的互动学习与交流讨论,信息技术的趣味场景也能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借由信息技术,延伸学科知识,强化教学效率效果,同时,要在智力激励、师生关系和价值引领等整体出发进行多维度考虑,探索出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结合自身课程特点进行合理利用,真正推动学校信息技术与课堂结合的教育教学建设。
        5结合阅读教学要求,丰富课堂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方面的运用,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各种有益教学的资料,包括作品背景、作者生平、文章主旨等,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可以结合阅读要求,将各种资料进行引入,丰富课堂上的学习质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小学语文课程中《赵州桥》的内容时,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教师可以在阅读指导前,将赵州桥有关的知识进行搜集,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现,让学生了解到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发展历程,并将赵州桥的各种特点进行直观展示,从而方便学生的阅读学习,了解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改革发展,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多方面的教学原则和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素养,促使阅读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映红.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 教师, 2018, 000(004):93.
[2]张建锋.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二). 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