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育情境教学实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代葳
[导读] 数学情境教学是一种‘知情’教学,包含情境化和非情境化的过程,充当连接抽象数学知识与幼儿生活的功能。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着脱离生活化经验、情境不自然的教学现状,建议通过学习情境教学理论,整体把握和设计教学情境教学,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创设真实、自然数学情境四条路径解决问题。
代葳   四川省宜宾市青年街幼儿园
【摘要】数学情境教学是一种‘知情’教学,包含情境化和非情境化的过程,充当连接抽象数学知识与幼儿生活的功能。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着脱离生活化经验、情境不自然的教学现状,建议通过学习情境教学理论,整体把握和设计教学情境教学,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创设真实、自然数学情境四条路径解决问题。
【关键词】幼儿:情境教学、数学、思维、生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33-02
       
        数学研究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抽象的关系",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存在矛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而数学情境教学正是种致力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镶嵌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境中学、境中体验”,变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学习为具体的、形象生动的感知过程。可以说,在抽象的数学领域,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情境性的学习是对教师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事实上,在当下的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常见教师运用数学情境方法,致力于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归纳目前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建议。
        一.数学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我们的一项基本的学科。在教育学领域,对情境教学的内涵存在不同的描述。以下两类具有代表性: -类作为教学方法的属性来描述,如“情境教学是一种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又如“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者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类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教育模式来描述,如以李吉林为代表的“情境教育理论”有其丰富的内涵,“通 过创设情境,优化学生的生存环境,使认知与情感结合,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发展”。尽管对“情境教学”的理解存在差异,但是本质都离不开“情”与“境”两个方面。“一 方面,要以“情”为经,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情感体验、美感等方面摆放在教学应有的位置上。另一方面,要以“境”为纬,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创设相应具体的教学情境,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开辟了新的途径。
        1.数学情境教学核心理念:知情合一
        “诗人”教育家李吉林,首先在语文学科展开创造性实践,将“知情合-”作为其情境教学的核心理念,“儿童情境学习突出情感,不仅有利于学习知识,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 学者郑毓信认为,与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是“情知教学”(以情感来带动知识的学习)不同,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是“以知生情”,并且其涉及的情感也截然不同,而是与理性精神、客观研究、数学美、深层次 的智力满足感等联系在一起8。学者李三平、朱瑶则将数学情境教学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概括为“以境启知,以知怡情”.
        2.数学情境教学的功能:沟通数学知识与幼儿真实生活经验.情境运用的功能在于充当一座桥梁,连接起幼儿抽象的数学学习符号与具体真实的生活感受之间的断层。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实现这个功能?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创设情境的功能在于达到数学内容与幼儿的真实生活相通,即教师创设的数学情境应是幼儿熟悉的、可感知与理解的、能够唤起和运用幼儿自身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是包括真实的情境和虚拟的情境,课堂内的情境与幼儿所处的广阔的社会与自然情境。“情 境教学是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这里的情境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是与现实世界-致或类似的。

”综 上,情境教学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情境类型,但是所创设的情境都要起到衔接幼儿的已知和未知,沟通数学学习内容与幼儿真实生活的功能,即要落实“境为儿童所设”
        3.数学情境教学的要务:注重培养幼儿数学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思维起 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杜威认为“思维需要--些具体的情境或事件来激发。如果我们只是笼统要求儿童思考,而不考虑他自己体验到的、令他感到烦恼的某种困境的存在,以及这些困境对其思想平衡状态造成的困扰.
        二.存在的问题
        (一)去数学化的现象
        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凸出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目前,部分教师在实施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情境创设偏离数学教育目标“情节”冗长,淹没核心数学问题。然而,情境教学的“真”,并非要求绝对的真景、真物,而是要求“形象富有真切之感”,即在于"神似”而非“形似”,因此,可以是包含模拟的情境,也即可以是适当“加工”过的情境。二是材料过于“刺激性”,转移幼儿注意力,幼儿在活动中思维卷人的深层面看来,“热闹的” 场面背后,是幼儿注意力转移的问题。
        (二)脱离幼儿生活经验
        数学学习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和适应生活的需要,教师创设的情境应与幼儿真实的生活相联系,否则将成为幼儿无法理解或运用的“惰性知识”。
        三.幼儿数学情境教学开展建议
        (一)深入学习数学情境教学理论,做“有内涵的数学情境教学
        由于我国幼儿园阶段的职前职后还未有大规模的幼儿数学情境教学专题培训,在广大一线幼儿园教师看来,数学情境教学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简单的教学技巧或教学手段。这种较为浅层次、模糊的认识,使得教师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无法把握数学情境教学的实质,陷人为情境而情境的教学误区。为此,一方面, 教师应注重自身对数学情境教学理论的系统、深人学习,以更好地指导日常的数学情境教学实践。另一方面, 教育主管部门、院校及幼儿园等主体,应共同协作,有效推进情境教学理论在幼儿数学领域的研究、实践及培训。
        (二)整体把握和设计数学情境教学,凸显学科特质
        数学情境教学始终为幼儿“数学学习服务”,不仅有“助兴式”的作用,而且应该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问题。数学情境创设没有“数学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数学情境教学中未能处理好情境和整体教学过程的关系,将情境的创设孤立于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
        (三)贴近幼儿经验,回归幼儿士心口”
        数学来源于生活,幼儿生活世界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幼儿一日生活是幼儿“数学认知冲突”的发车地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于游戏和生活。而达到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具体做法可以用“新瓶装旧醋”隐喻来形容。“旧醋” 即情境创设的内容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或现象,“ 新瓶"即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学化”的新视角来应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其次,囿于教师运用生活情境的局限性,在专门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开展数学教学。如在一个分类的数学活动中,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让幼儿认识到“可以按照物体的不同属性进行分类”。与一些耗费大量精力自制各式教具的教师做法不同,该教师充分挖掘了幼儿身边的熟悉生活资源一一以幼 儿脚上穿着的各式各样的鞋子作为分类的对象,不断延伸到按照幼儿的衣着和身体其他特征进行分类游戏。
参考文献
[1]佘玉春新课改背景下的情境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4(7): 40-42.
[2]张新华.关于在课堂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情境创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1(5): 48- -52.
[3]顾明远李吉林和情境教育学派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栾庆芳,朱家生.数学情境教学研究综述[J].数学教学通讯,2006(3): 1-4.
[5]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