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教育中绘本阅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刘丹
[导读] 绘本与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而幼儿绘本根据幼儿现在不同年龄大小时的兴趣特点和认识文字的水平,为幼儿之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的课外阅读和文章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还能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经过思考去寻找真善美。因此,教师应鼓励幼儿进行绘本阅读,以提高综合水平能力,养成优良的品格。

刘丹   四川省宜宾市志城幼儿园
【摘要】绘本与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而幼儿绘本根据幼儿现在不同年龄大小时的兴趣特点和认识文字的水平,为幼儿之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的课外阅读和文章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还能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经过思考去寻找真善美。因此,教师应鼓励幼儿进行绘本阅读,以提高综合水平能力,养成优良的品格。
【关键词】幼儿教育;绘本阅读;阅读经验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29-01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幼儿教师要把握好教师指导与幼儿自主阅读的尺度,全面创设直观、生动与形象的绘本阅读情境,丰富幼儿交往与交流经验,同时还要多与幼儿家长合作,不断丰富幼儿的有效阅读经验,切实提高绘本阅读活动的效率水平。
        一、在幼儿教育中引入绘本阅读的重要性
        1能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
        幼儿时期的品格塑造非常重要,其他方面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后续的教育完成,但品格的形成必须在6岁之前形成,其影响了幼儿将来的发展。同时,幼儿具有一定的模仿力,如果让他们阅读关于优秀品德的绘本,则会激发他们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将其作为榜样。比如一些绘本作品中描述了小动物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精神,在阅读时对孩子进行正确指导,能促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影响。
        2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具有一定的好奇心、想象力,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希望从画面中获得故事的发展过程、结果。所以绘本也能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而且绘本里既有色彩、线条,也有趣味十足的图,一些绘本甚至采用水彩、中国画、剪纸等形式,在满足孩子的色彩感知需求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欣赏水平和创造思维。
        二、在幼儿教育中引入绘本阅读的策略
        1设计丰富多彩的绘本阅读游戏
        在绘本阅读中,教师可以融入一定的游戏去促使幼儿提高阅读的趣味性。游戏形式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十分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绘本里的游戏元素,以绘本为载体,整合成游戏活动,以期有效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让幼儿不仅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促进其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对《小红帽》这一绘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在讲完故事后,可以要求幼儿为小红帽故事编续集,或者开展一定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可以在教室里组织幼儿按照角色排演童话剧,在角色扮演中让幼儿们一起帮助“小红帽”解救奶奶,并理智地与“大灰狼”战斗。又如,在阅读《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绘本时,因为主角艾玛有着与众不同的颜色,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展颜色排序游戏,知道排序的变化,还可以让幼儿帮助艾玛设计各种各样的花纹,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兴趣也能够高涨。
        2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处于2至7岁的年龄时期的儿童正是朝着集体性和社会性方面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没有塑造成功儿童的社会性人格将会导致儿童养成不守规则和自私自利的不良品质。但是,在这一阶段正是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在儿童个体行为方面难以让其在教师和家长说教之中感同身受。


然而绘本当中的情感和规则渲染则可以将原先比较深奥的生活道理传达给幼儿,让幼儿进行自发的模仿,深刻学习到诚实、善良和守信等等品质。
        3构建阅读家园平台,丰富幼儿阅读经验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至关重要,因为家庭环境本身就是塑造幼儿性格、品质的关键因素,家长与幼儿的亲子交往方式也关系着幼儿的语言能力变化。因此,在组织绘本阅读活动时,幼儿教师便要积极构建阅读平台,积极完善家园合作,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陪伴幼儿一同展开绘本阅读活动,从而切实优化幼儿的阅读经历,让幼儿可以及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切实发展幼儿的前阅读能力。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笔者除了会在幼儿园内挑选经典的绘本读物训练幼儿的前阅读能力之外,还会与幼儿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可以将绘本阅读活动融入家庭生活之中,每天都要抽出半小时时间与幼儿一同阅读绘本。具体来说,笔者会整理丰富的绘本阅读资源,按照难易程度呈现了绘本资源结构,希望家长可以逐步推进绘本阅读计划。如此,则可有效拓展绘本阅读范围,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做好充足准备。再者,在家庭阅读活动中,家长要鼓励幼儿多看、多说、多想,有意识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保证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中的自主性,监督幼儿养成良好的绘本阅读习惯。
        4创新阅读教学方式,促进幼儿情感体验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表现出“阅”的进程。为了保障幼儿在自主阅读的同时体会到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教师要实际应用其隐性引导,引导幼儿在自主阅读的时候,自己主动去观察出人物动作行为或面目表情,从而让幼儿注意图画细节,了解和体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提出问题,可以更好地鼓励幼儿进行思考,主要是思考关键故事的内涵,从而对帮助幼儿开拓思维起到积极作用,让幼儿通过多种路径和方法,来表达自己所理解到的故事人物的真情实感。
        幼儿对于作品内容的喜爱和感情理解无法像成人一样通过阅读文字来掌握,大多数时候主要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富有感情的语言朗读来理解。在日常课堂中,教师在讲解绘本时,通过运用不同的讲解速度、语音语调和面部表情来展现故事中不同人物或角色在不同阶段的情感,实际上就是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喜爱和理解感情的重要进程。在整个课堂过程中,教师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朗读技巧的合理运用,会直接影响幼儿对作品感情的理解。
        5提升对绘本的理解,实现绘本的价值
        要实现绘本的价值,教师提升对绘本的解读能力,注重对幼儿的引导,使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能够得到思考和学习,才能体会绘本的内涵。例如,在开展主题《我爱我家》时,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绘本《我的家》。绘本内容都是幼儿熟悉的人物和场景,教师展开活动后,幼儿通过自主阅读和老师讲解家庭成员,使幼儿知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关系等等,通过给宝宝讲故事等情节内容的方式,丰富幼儿能够更好地融入主题活动。又如,在绘本《长大是怎么一回事》阅读中,教师通过阅读将“种子逐渐茁壮”引入幼儿成长,将种子吸收养分比喻为小朋友吃饭,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关心与照顾,使孩子学会感恩,培养幼儿孝顺长辈的良好品德,从而使《我长大了》主题活动更有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绘本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等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有效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结合绘本促使幼儿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促使幼儿教育的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以上就是本文关于绘本阅读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策略探析,希望能够为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恩凯.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探讨[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 036(003):225-226.
[2]车文文, 陈蒙. 幼儿绘本阅读指导问题解析与发展策略研究[J]. 河北科技图苑,2014,027(004):5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