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导学案设计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罗丹
[导读] 导学案就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案。导学案的使用者是学生,因此应该站在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角度上进行设计。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转变教学理念,调整备课思路,不能还停留在设计教案的思路上。

罗丹   剑阁县小剑小学校  628305
【摘要】导学案就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案。导学案的使用者是学生,因此应该站在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角度上进行设计。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转变教学理念,调整备课思路,不能还停留在设计教案的思路上。
【关键词】小学英语;导学案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24-01

        通过导学案,教师让学生了解到他们应该怎么学、学什么,明白哪些部分是重点,哪些部分是难点,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与思路。教师还要考虑知识点的结构,扩展相关的知识点。导学案不是练习题与知识点的组合与罗列。它的目的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平台,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一、小学英语导学案的构成要素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的目的是为重点难点的解决做好铺垫,帮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教师精心计课前预习。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提出具体的要求。预习的任务要明确详细,要对页设的问题做出必要的指导。在学生预习的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把握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2.课堂活动
        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设定要有层次。教师在引入正题前先做课前热身,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思维。问题要让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激励与挑战,都能收获进步与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运用导学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在组长的带领下将本组成员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整合,在组内力所能及地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讨论时,对他们的疑难问题做出点拨和指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后,对自己的学习笔记进行归纳总结,找出重点、难点以及没有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3.课堂检测
        (1)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要重视语言知识的运用。要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2)成果展示: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检测练习时,要根据学生学习层次展示难易不同的题目,然后教师根据展示的问题予以探究,给出评价;(3)交流点评,总结提高:对典型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评,同时组织各小组之间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教师从学生展示结果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概括、总结规律、重点回顾等,使学生由表现性认识上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英语导学案的设计策略
        1.围绕课程知识要点设计导学案,了解学习目标
        关注课程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能主动全面认知感悟,不仅能帮助他们拓宽知识视野和思维,还能够使得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课程学习目标任务。以课程知识要点来设计导学案能为学生提供更为明晰的学习目标。
        按照英语教学要求,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特色的学习内容,能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综合理解感知印象。在课程知识要点的引导下设计相应的导学案,应在通盘考虑背景资料介绍、知识链接、技能发展要求等方面基础上,突出整体的目标性和生成性。首先,围绕英语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的预习引导方案,让学生根据自我阅读感知情况能灵活运用;其次,找出化解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尝试运用多样化思维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能够形成具有总结归纳性的学习思维,强化认知;最后,注意设计全面性的训练题目,给学生提供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思考题目,让他们带着目标进行主动学习和深入感知。围绕知识要点设计导学案,能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思维更为开阔,活化学习思维方法。
        2. 结合学生学习差异设计层次案例,鼓励全面发展
        导学案的设计是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方向,帮助学生在自我感悟的过程中能有针对性予以指导运用。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学习案例,能帮助学生在有选择性运用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根据课程学习内容要求,结合围绕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以导学案例的层次性和多样化为指导,多给学生自我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在主动选择运用的过程中更好灵活运用。在设计中,为学生明确相应的学习目标方向,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子以自由选择。在运用过程中,可结合学生的理解感悟和课程知识难点,设计一定的思考探究题目,引导学生在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过程中总结概括自己的学习认知感悟,主动融人自己的预习。以这样的形式来合计差异性学习案例,能更好帮助学生强化认知,促进知识技能有效内化生成。
        3.注重总结反思延伸导学案运用,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让学生在白我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更能有效丰富他们的思维情感。导学案例运用,能使得学生带着问题进人课程学习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质疑精神,还能够将质疑转变为自我拓展延伸过程。
        在案例运用过程中,应以预习为指导,突出自学升华、思考延伸。在设计案例过程中,多留一定的空白,让学生能够主动融入自己的思维感知,给他们激活灵感的机会;引导学生对导学案例掌握情况予以总结和评价,引导他们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思维过程、方法策略运用等;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形式来呈现思考过程,鼓励他们在自我发展创新的基础上增强自己的认知感悟。以这样的形式来活化运用,更能够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其有灵活性和地道性,帮助他们开阔知识视野和丰富学习思维。
        总之,小学导学案设计应把握学生发展需求和学习差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探究和发展性学习任务,让他们在自我尝试的过程不断增强认知感悟,提高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煦然.导学案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8,18(9):144-146.
[2]王淑艳.基于教材的小学英语阅读导学案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124.
[3]苏曼丽.导学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8):230,232.
[4]吴昕哲.基于导学案基础上的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6(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