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简敏
[导读]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与重视的焦点内容。在现今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开展中,想要有效的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就需要积极的改进与优化以往教学方式,而有效提问教学方式的出现与应用,将可以帮助幼儿在智力开发、思维扩散、逻辑能力等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提升,进而推动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此,相关幼儿教师在开展有效提问教学前期,需要根据幼儿的心理需求与学习习惯等,

简敏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落润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与重视的焦点内容。在现今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开展中,想要有效的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就需要积极的改进与优化以往教学方式,而有效提问教学方式的出现与应用,将可以帮助幼儿在智力开发、思维扩散、逻辑能力等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提升,进而推动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此,相关幼儿教师在开展有效提问教学前期,需要根据幼儿的心理需求与学习习惯等,做好提问问题的有效创设,确保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拓展性的同时,能够给予幼儿语言运用一定的引导作用,这样才能促使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起来。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20-01

        近些年来,相应教师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已经开始尝试运用有效提问教学方式,这对于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其产生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帮助。但是,随着提问方式的不断增多,教师在进行提问设计时可能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譬如提问设计不符合幼儿需求,导致对幼儿各项能力没有提升价值;没有基于幼儿年龄特点与事物认知水平来进行提问设计,严重的阻碍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加强等,大量不足之处的涌现降低了有效提问教学方式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发挥。所以,掌握好有效提问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策略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1、有效提问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应用的主要原则
        1.1保证提问具有开放性原则
        教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引用大量开放性、拓展性问题,将可以调动其幼儿的学习兴致,进而促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加强。譬如,在开展《小花狗》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文章内容进行拓展,像幼儿提问:“你家中若是也有可爱的小花狗,那么你在假期中最想带它去哪里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出幼儿的想象力,并在幼儿各种各样答案的提出中,促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1.2确保全部幼儿参与性的原则
        教学有效性的实现离不开全体幼儿的积极参与与努力。通过推动全体幼儿全身心的犹如到教学中去,将可以为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增强打下坚实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有效问题一定要符合当前幼儿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并注重问题趣味性的提升,这样才能促使全体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言教学活动中来。在实际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方法来提升提问教学的高效性与科学性,进而引导全体幼儿都参与到问题思考与学习中,这样就可以发挥出有效提问的作用与价值,同时也能增强师生互动频率。比如,教师可以将全体幼儿进行分组提问,每一个小组负责解决一个问题,在一个小组对教师提问进行回答时,其他小组可以对这个小组的回答进行讨论与评价,这样就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促使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与语言交流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2.1提问要把握好重难点
        幼儿语言教育有效提问的创设中,既要依托于幼儿实际学习习惯、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又要能够突出实际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重难点,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高效、合理与可行。问题创设要将教学内容作为主要基调,实际设计出的问题在彰显教学重点、提升学生教学难点掌握程度等方面要具有较强的作用,这样才能推动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问题思考中,并帮助教师顺利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幼儿教师要做到对有效提问设计的心中有数,对自身设计出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作用、幼儿实际回答中会出现的情况等等都拥有全面的了解与认知,并可以把控好实际课堂教学场面。
        2.2提问要体现科学化
        第一,在教学当中,必须充分尊重幼儿所具有的差异性。幼儿是进行学习活动时的主体,在一个班级当中由于幼儿具有明显的学习差异性,因此,教师必须在立足于充分尊重幼儿的基础之上,来有效的设计提问、指导幼儿学习。另外,由于不同的具有不同的语言认知水平,因此,在回答提问时幼儿的答案以往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回答,指导幼儿在回答问题时,能够用幼儿自己组织语言来进行回答,让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言。第二,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幼儿学习语言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样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率,使幼儿逐渐树立学习语言的自信心,有助于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幼儿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回答方式。第三,设计的问题具有适度性。由于幼儿的个性差别很大,幼儿的语言认知、语言组织、语言表达等能力十分有限,回答问题也会差别很大。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适度性,即问题不能过难,使幼儿不知所措,这样会打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问题也不能过易,过于简单的问题对幼儿的语言开发和能力发展都不利;难度适中的问题,面向绝大部分幼儿,有助于推动语言教学的顺利开展,问题设计的整体原则是“跳一跳摘到桃子”,即经过幼儿的努力思考,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2.3提倡提问互动性
        以往传统的提问教学方式,通常是由教师来进行提问、让幼儿进行回答,但是此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化,因此会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不具备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的环节,从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方式。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提倡,在幼儿教育当中必须营造出开放式课堂,教师在教学当中不仅要教授给幼儿知识,也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要做到此点,教师就必须在语言教学当中进行扶与放,所谓的“扶”,即是教师开展指导教学,让幼儿能够在课堂学习当中能集中精力的进行学习,并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所谓的“放”即是有效的拓展幼儿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提供给幼儿语言交流活动良好的平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师幼是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而幼儿则是学习的主体,强化师幼的互动性,使师幼双向交流、幼幼双向交流、学习合作小组交流等逐渐成为现实,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幼儿真正获得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提问作为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其在提问设计与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学问,幼儿教师需要在明确幼儿实际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开展问题的创设工作,这样将可以保证提问的有效性、高效性与可靠性,从而在培养幼儿思维逻辑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自主能力的同时,可以为语言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关于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J]. 高振凤.中华少年. 2018(34).
[2]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探讨[J]. 濮寒晨.新课程(综合版). 20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