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应用策略 肖玉蓉 安彤彤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肖玉蓉 安彤彤
[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各界开始越来越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问题,在此阶段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将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最佳策略。幼儿具有好奇心重、活泼好动、理解力差、记忆力不强、思维能力不成熟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特征,想要引导其参与到学习知识中来,就需要为其搭建好合适的情境游戏平台,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引入相关游戏,将可以调动出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收获大量知识点。基于此

肖玉蓉  安彤彤   四川省广元市树人幼儿园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各界开始越来越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问题,在此阶段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将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最佳策略。幼儿具有好奇心重、活泼好动、理解力差、记忆力不强、思维能力不成熟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特征,想要引导其参与到学习知识中来,就需要为其搭建好合适的情境游戏平台,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引入相关游戏,将可以调动出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收获大量知识点。基于此,本文将对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供相关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情境游戏;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19-01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影响下,幼儿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凸显出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其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情境游戏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情境游戏教学模式会更具有活力与感染性,其将可以为幼儿打造出舒适、轻松与快乐的课堂学习氛围,并在不断开展的游戏活动中拓宽幼儿的心理适应能力与承受能力,进而促使幼儿的新知识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这为幼儿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情境游戏对幼儿教育的益处
        1.1增强幼儿对常识性知识的记忆
        常识学习对幼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十分重要,情境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服常识性的知识进行反复学习而不厌倦。 其一,幼儿学习使用到的教材有很多常识知识,如果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时只是说明加解释,只会让幼儿感到无聊并不愿学习,将游戏与教材中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多设置一些关于一个知识的不同游戏情境,可以帮助幼儿在不同游戏情境中反复记忆一个知识点,由此,幼儿会对这些知识的记忆会更牢固;其二,幼儿教育中涉及许多生活常识,设置生活情境游戏,可以帮助这些年龄偏小的幼儿反复记忆日常生活中常识,以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相似情境不必手足无措。
        1.2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一是遇到伤害时能够向大人准确表达自己受到的伤害,如虐童事件频出,而大人问幼儿时,幼儿语言表达经常是不准确的、模糊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弱势成为大人无法了解幼儿真实情况,幼儿无法表达清楚自己意思的关键原因。 二是有利于幼儿对事物情感等的描述,结合文本设置情境游戏让幼儿逐渐学会描述一些事物,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自己的情感例如自己对母亲的爱。
        1.3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在情境游戏中,幼儿参与动手操作、角色扮演和大脑思考,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设置情境游戏时要兼顾多个方面,包含体力训练、脑力训练与幼儿习惯与性格的培养等,让幼儿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2、设置情境游戏时的关键
        2.1以幼儿为中心
        教师在设置情境游戏时一定要坚持以幼儿为中心来设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习的主体——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参与到学习中去。 其中、以幼儿为中心是不能强迫幼儿参与情境游戏,而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不断引导,让幼儿在情境游戏的进行中逐渐成为主导者。



        2.2有所侧重
        一个情境游戏的设置很难将所有知识点都渗入中去,因此,教师在设置情景游戏的时候,要在兼顾各个方面的同时并有所侧重,例如团队合作时教育幼儿团结精神和分工的意识;抽象性问题转化为情景游戏时要形象具体,着重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常识教育时要注意学生读专业名词和动词等的辨认。
        2.3综合素质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主要注意内容:一是幼儿的不良习惯,发现幼儿的习惯问题后引导幼儿逐渐改正;二是发现幼儿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要关心幼儿,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逐渐帮助幼儿走出低压情绪。 设置情境游戏要兼顾对幼儿的素质教育,使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素质也达到极大的提升。
        3、幼儿教育中引入情境游戏的具体应用策略
        3.1情境游戏需要与教学知识点进行有效融合
        教师在情境游戏的选择上不能脱离教材内容,以免取得相反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进,我国幼儿教材内容的制定上越发严谨,其不仅能够满足幼儿这一特殊时期的年龄与心理需求,同时在内容的表现与表达上会更具层次性、合理性与丰富性。教师想要顺利的完成相关幼儿教学目标,就需要把握好情境游戏与幼儿教材之间的关系,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情境游戏进行有机融合,这样才能促使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被灌输入一些教材知识点,进而通过对这些知识点产生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后,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幼儿能够主动的去了解与学习知识,从而就既可以提升幼儿理解与掌握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快速完成教学任务。
        3.2情境游戏设计的合理性
        教师在情境游戏内容和环节的设计上需要能够保持合理性、科学性与可靠性。(1)关于情境游戏内容方面:幼儿的思维不具备成熟性,内容过于复杂会导致其无法理解,再加上幼儿心理较为脆弱,内容理解上存在的困难会使其受到巨大的挫折,进而打击到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促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枯燥;但是内容制定太多简单也不合理,简单的内容无法激起幼儿的思考与探索欲望,会让幼儿养成思维惰性的习惯。(2)情境游戏环节方面:游戏环节的设计上要有连贯性,能够实现承前启后的目的,同时对于每一个步骤的开展目标与可能实现的效果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确保设计好的游戏环节可以随势而变,具有可行性与高效性。此外,情境游戏的参与需要遵循自愿原则,对于不愿参加游戏的幼儿教师不能强制其参与活动,而是应该采取温和的语言沟通来引导他们对于游戏参与的兴趣,进而实现主动进入到情境游戏学习中来的目标。
        3.3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将日常生活与情境游戏进行紧密的联系,将可以通过幼儿所熟悉的人事物来提升幼儿对知识学习的熟悉感,进而增强幼儿在情境游戏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幼儿可以快速的融入到情境游戏学习中去。此外,教师对于日常生活式情境游戏的制定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与推陈出新,这样幼儿就可以在熟悉的情境中收获大量知识点,并有效提升该类教育模式的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情境游戏教学模式时,需要先对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以及行为习惯等等方面所有了解,进而才能确保相关游戏的选择上具有合理性与可靠性。在实际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发挥出自身的主导地位,积极的将幼儿引导向“快乐游戏,收获知识”的学习道路中来,这样既能够带动学生的智力发展,又可以推动其健康的成长,进而为幼儿未来的良好发展提供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应用策略探讨[J]. 李佩妍.科普童话. 2020(08).
[2]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应用策略分析[J]. 郭小花.科普童话. 20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