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王卫民
[导读] 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仅体现在学历和能力上面,现在更重要的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量,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加强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在教学管理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讲述小学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以及在小学教学中实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措施,旨在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提升我国

王卫民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实验小学  山西  阳泉  045100
【摘要】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仅体现在学历和能力上面,现在更重要的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量,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加强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在教学管理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讲述小学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以及在小学教学中实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措施,旨在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提升我国学生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57-01

        引言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是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这就要求老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在给学生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让学生可以充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多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实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意义
        学校的管理需要综合很多因素,学生发展阶段、老师的水平、学校的教育目标等,良好的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也能带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做的更大更强。因此学校想要提升自身价值就要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到管理上,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校的大环境在一个人性化的空间调控上,学生处在文明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就会潜移默化的身心受到感染,从小树立优秀的品格,在学习上努力上进、刻苦钻研,具有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在交际上可以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同窗关系,团结互助,一起进步,和老师也能良好的互动,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在生活中也能遵守社会秩序,学会自理,总结社会经验,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这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时代性、高效性,值得被提倡。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实施措施
        1、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来
        现在大多数小学的管理模式还是以传统的理念为主,让学生按照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自身行为,在学校管理建设上学生完全没有主动权,就这违背了以人为本理念的教育观,因此针对这个现象学校首先要意识到这种错误思想的严重性,把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进行学校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让学生提出意见或建议,综合参照学生的要求来灵活规划学校的管理,把学生的想法放在首要位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在学校主人翁的地位,在学校管理中融入学生的思想,就会让各种制度看起来人性化,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制定。



        2、学校对老师采取柔性化管理,尊重老师的劳动付出
        老师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密切的人,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小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学生很多行为都以老师为参考对象进行模仿,老师一定要在学校和学生面前时刻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对小学生起到正面的导向作用。学校对老师的管理也要倾向于柔性化管理,让老师处于和谐、公平、良性竞争的环境下工作,付出的努力可以得到学校的回报和肯定,尊重老师在管理上决定,认可老师的教学行为,这些都能让老师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用饱满的状态来教育学生,学生也能感受到正能量,从而帮助学生成长。在生活中学校也要尽量解决老师的困扰,让老师可以一心专注于教育事业,用更多的精力来投入到教书育人中,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学校也要定期对老师进行专业培训,以及教学新理念的学习,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让学校的老师不仅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有教学方面的最新理念,保证对学生的教育都是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在教学上面的质量和效率,鼓励老师进行科学研究,针对教学上的难题进行专项讨论,解决实际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拥有一支非常专业的教师队伍,这不仅能给学校提高升学率,提升学校的质量,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充分展现个人能力,实现个人在学校和社会上的价值,让自己的教育事业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3、老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在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学习状态都不一样,老师在教育中要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待学习能力较差一些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上的问题,并认真进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找到正确的方式学习,重新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老师也要及时进行表扬,做出正确的评价,并督促学生再接再厉,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老师的教育要促进每个学生全部向前发展,这是以人为本对学生最好的体现,也是一名优秀老师具备的职业素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树立各种思想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很多思想之前加强以人文本的理念进行教育管理,是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下学习和成长,必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有利因素,让学生明白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素质培养,知道素质涵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又能带来好处,增加对世界正确的认知观念,老师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为国家培养出一代高素质、全能型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丽.“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33):191-192.
[2]王金勇.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4):116-118.
[3]蒋慧.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策略[J].新智慧,2019(32):27.
[4]余长水,余佳燕.谈“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影响与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