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兰乐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转变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既是素质教育转型的要求,也是时代对初中教育所提出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改革,本文将对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探索和分析。

兰乐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致远中学  724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转变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既是素质教育转型的要求,也是时代对初中教育所提出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改革,本文将对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43-01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提升,时代对初中学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当前时代背景下,初中生除了要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必须养成语文核心素养,为此,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素质教育改革逐渐深化的今天,语文教师如何结合课本,为国家培养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全面人才,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
        1.1 新课程改革发生的时代背景
        随着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渗入到我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为新课程改革创造了机会。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加强,如何推广素质教育、培养全方位人才也成了教育界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发生的。而作为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语文教育面临着传统语文教育中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僵化等等问题。
        1.2 初中语文教育的新内容的冲击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课本和教学任务的改变,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了初中语文课的要点所在。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阶段,许多学生难以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无法认识到语文学习的真正意义。这是由于许多语文教师仍未能适应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的变革,未能从传统应试教育思维中转变过来所导致的。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育相结合,极大方便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为语文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有部分语文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尤其是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往往更多地依赖于来自网络上的教案素材和PPT资源,而缺少了自己的想法,甚至忽视了基本功的锻炼——有为数不少的教师产生了“提笔忘字”、“见字不识”的现象,这显然是不应该的。
        1.3 语文教学活动内核缺失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完善,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也导致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有些教师逐渐忘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目标,由于在课堂上组织活动过多,反而导致重心缺失,这样做即使课堂氛围足够活跃,却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课后会一无所得,这显然是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是相违背的。
        除此之外,由于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课本上的知识,导致学生思维僵化,文学素养不高。这不仅导致学生缺少对文化的鉴别能力,甚至能够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和道德修养。



        二、如何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究
        2.1 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包含了语言构建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等四个方面。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型人才,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国家进步,这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转型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2.2 摆正心态,转变形式
        作为语文教师,应及时摆正心态,积极参与“核心素养”、“综合性教学”等培训课程,提高自身教学理念基础,为新时代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做好准备。
        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教师应依托教材,适当合理地转变教学形式,在正常的授课中,需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对汉语文字的应用能力。
        除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导,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引导。比如在《背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恰当地提出诸如“‘我’在最初是什么想法?”、“‘我’看着父亲的背影时心里是什么想法?”、“父亲在翻月台的过程中经过了怎样的心理活动?”等等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多角度的思考,而不是向以往仅仅是单纯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升。
        除此之外,面对新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该懂得更加丰富自身,加深自己的语文素养、文学修养等等方面,同时不能忘记基本功的提升。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与学生共同学习、提前备课,以免舍本逐末,对多媒体设备产生过度的依赖。
        2.3 明确摆正教学目标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教学理念,明确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做到“寓教于乐”而不能“得意忘形”,既要能够跳出课本为学生开阔眼界,又要满足必要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授知识外,更应致力于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这是新时代背景下教学任务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教师必须认识到,课本是教学的依托而并非全部,从而妥善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还应注重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作用。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亚组成部分,除了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外,还能够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培养争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如果说课本是语文教学的“根”,那么有益的书籍就是最好的肥料,对语文教学起到固本培元的重要作用。
        总结:总而言之,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调整自身的状态,使自己更加适合新时代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工作,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自我思考,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是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德锋. 浅析部编版下的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J]. 课堂内外教研论坛, 2019, 000(005):31.
[2]侯艳琼. 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11):138.
[3]徐小婷.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