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增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冯晓玲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冯晓玲
[导读] 现在我国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而且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说各个高中学校应该切实地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的个人精神需求,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所以教师仍然需要对于增强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同时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冯晓玲    四川省南部中学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现在我国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而且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说各个高中学校应该切实地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的个人精神需求,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所以教师仍然需要对于增强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同时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关键词】高中德育;实践活动;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79-01

        高中这个阶段是很关键地,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各科成绩,让学生全方面发展,但是成绩的好坏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加强高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背负着学习的压力时,教师应该及时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减少在学习和生活中矛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增强高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满足国家对中学教育的要求
        近些年,教育部门把素质教育作为核心,加强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为社会主义创建新型人才,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将此工作加以落实,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国家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高度重视,并有着殷切的期望。
        2.满足社会发展对中学教育的要求
        现在的社会转型很快,在这个阶段最主要首要的目标就是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思想上也更加的开放了,中国也受到了很多外界思想的影响,但是其中有一些思想是比较负面的,比如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这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负面的影响,所以学校应该展开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及时将高中生负面的思想扼杀在摇篮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增强高中德育教育的实践
        1深入挖掘德育因素
        德育教育其实是充斥在学生的每一节课堂上的,有很多的教材当中都有着德育教育的素材,教师要学会发现和利用。比如说在很多的语文课本当中都有一些比较励志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逐渐地形成一种奋发图强的心态,帮助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当然其他的教材当中可能也会有关于德育教育的一些素材等,需要教师注意和挖掘。
        2结合心理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的德育教育不是给学生灌输较多的理论学知识,而是要结合学生常见的问题进行教育,德育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支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品质。目前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他们最明显的问题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为此,高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在高度的学习压力状态下,有的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厌倦心理,导致学生觉得读书无用、厌学心理严重,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跟不上,产生自卑心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给予学生指导。


教师要将学生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要对学生内心的特点进行分析与阐述,进而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树立学习方向,让学生明白只要坚定学习信心,只要树立目标认真对待,一定会离自己的人生理想越来越近。教师在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中的指导,更能获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愿意聆听教师的教诲,从而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标。
        3结合实践活动,开展“体验式”德育
        开展“体验式”德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德育活动的意义,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从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传统德育教育主要是以理论性内容为主,使德育工作局限于课堂以及校园内,这种教育形式对学生不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德育知识是通过课堂教学得出来的,但最终将会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使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现自身的优秀品质,进一步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体验实践平台,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例如,定期举办演讲比赛、校园活动,让学生将自身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同时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养老院进行义务服务,并鼓励学生表演节目,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意识到自己未来的责任,进一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4增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促进学生德育意识的养成
        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应该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多反思自己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策略、管理力度,致力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家长又是学生在学校外发展的重要引导者,那么两者应该多多沟通,各自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一起致力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可以与家长多多保持联系,比如在班级群里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而家长也可以随时跟班主任交流学生在家里的表现,然后一起了解学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家长们还可以在群里聊一聊各自的情况,说说各自的看法,一起分析学生不同表现的原因,适当地提提意见和建议,这对于德育教育工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5创建良好的德育文化环境
        为高中生创建良好的德育文化环境,需要政府、家长及学校的共同努力。(1)政府加强监管。政府有责任对社会环境进行宏观调控,尤其是舆论环境。为了学生健康成长,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避免出现不良的网络信息;另一方面要净化纸质媒体,加强对报刊书籍的管理。同时,政府应当发挥好”主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为高中德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2)家长加强监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实时沟通,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重要作用,成为德育的重要力量。(3)学校加强德育建设。高中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应该从学生的身心规律及教育部颁发的文件要求出发,打造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建立客观公正、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环境,以实现德育环境的全面优化。(4)学校建设德育阵地。学校应有效整合德育资源,建设校内外德育实践基地,开辟丰富的德育阵地,定期组织师生参观和学习。
        结语
        高中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中德育实效性弱化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严峻问题,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德育工作者需要深入分析德育实效性弱化的原因,并多方面寻找有效策略加以应对,构建有效的德育工作机制,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勇林.浅谈如何增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当代家庭教育,2019,000(011):P.170-170.
[2]赵光荣.论如何提高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00(001):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