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王鑫
[导读] 初步解读英语学科文化意识的概念和内容,并基于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的理解,以一节初中英语课外阅读课的选材和教学设计为例,将文化意识和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王鑫    深圳市海湾中学  518102
【摘要】初步解读英语学科文化意识的概念和内容,并基于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的理解,以一节初中英语课外阅读课的选材和教学设计为例,将文化意识和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意识;课外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77-02

        一、文化意识的概念及其内涵
        教育部2018年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意识、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被确立为:“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鉴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通过语篇学习,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在课堂等现实情境中获取文化信息;具有足够的文化知识为中外文化的差异提供可能的解释,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能够感悟中外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理解和欣赏所学内容的语言美和意蕴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描述中外文化现象。
        笔者据此,以一节Pigs in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课外阅读的选材和教学设计为例,分析在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文化意识。
        二、课外阅读材料的选取原因
        英语学科课程内容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必备载体。课外阅读是英语学科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和衍生,也是文化意识目标在英语教学中得以落实和实现的重要阵地。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要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教师要通过学习理解、实践应用、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语言学习活动的整合,实施深度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通过“必应”搜索引擎,笔者选取并改写了https://worldenglishblog.com/2019-happy-new-year-10-idioms-with-pig/(英语文化中的pigs习语)和https://www.blog.thatsmandarin.com/pigs-in-chinese-culture/(中国文化中的pigs)作为文化意识的阅读材料,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文本话题的时代性。2019是中国农历猪年,英国动画Peppa Pig在中国流行。国内外的热点事件,反应时代特点和时尚趋势的热点文章,以及人们讨论较多的热点话题,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第二,阅读文本的趣味性。网络博客文章图文并茂,多模态文本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阅读内容的适切性。基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难度,按照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i+1”理论改写文本,学生能够在阅读时得到语言能力的提升。
        三、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基于对文化意识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笔者围绕Pigs in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主题分别选取和改写了英语文化中的pigs习语和中国文化中的pigs两篇文本素材,这样的主题语境文化因素更加突出,话题结合热点,与学生相关度高,是中外文化异同的代表,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优秀素材。笔者通过个人对文化意识核心素养的理解,对本节课做了如下设计。



        1.提出导入问题,引发文化关注
        教师借助“中国猪年”的话题引入,通过2个问题引发学生对于有关“猪”的习语这一语言文化现象的关注。
        T:How many cartoon characters about the pig do you know?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头脑风暴,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与“猪”相关的卡通形象,用形容词或者名词描述对其形象的理解。
        2.文本图片支撑,感知文化语言
        教师展示“英语文化中的pigs习语”文本,引导学生进行略读获取基本信息,精读获取详细信息。
        略读环节教师提问:(1)Look at the title and picture, what will the passage be about?(2)How many idiom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What are they?
        精读环节教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用简单的英语解释习语,同时借助图片和英英释义进行词汇学习策略的渗透。
        从半开放性任务(情境选词)过渡到开放性任务(创意写作),提升了任务的难度和综合性,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意写作的生成性也让课堂更具趣味。
        3.思维导图分析,理解文化内涵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并列举英语中关于pigs的习语,教师提问:What do western people think of the pig according to the English idioms? 然后引导学生得出“Pigs are greedy, stupid, ugly and dirty.”的结论。同时为下文分析pigs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提供铺垫。
        【设计意图】借助word bank中的词汇支架和习语,帮助学生理解西方对于“猪”的认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内涵。教师带着学生一同构建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描述、解释和认知的能力。为下一步拓展阅读中分析中国文化中pigs的文化意义,及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做好铺垫。
        4.提出思辨问题,形成文化立场
        教师展示思维导图框架,让学生通过维恩图思考和对比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中pigs文化意义的异同和原因。
        教师设置分层写作任务:(1)Introduce one of the Chinese idioms to the foreign teacher;(2)Are there any other idioms about the pig? Introduce them to classmates. 搭建支架,通过微写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输出。
        【设计意图】在两个气泡图的基础上,借助维恩图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认知。学生通过分析和比较,感悟中外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搭建写作支架,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描述中外文化现象,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结语
        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必须是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意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整合。本节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试图通过六要素整合,基于语篇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挖掘其意义与内涵,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在语言练习和运用的活动中学习和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强化课堂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围绕文化意识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拓展课外阅读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唐振刚.用英语自觉传播中国优秀文化[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8(4).
[3]冷品优.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