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黄华英
[导读] 数学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存在一定的抽象性,所以说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现在教育改革正在不停地进行深化,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将其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导者的身份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从情

黄华英   四川省眉山市苏辙中学
【摘要】数学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存在一定的抽象性,所以说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现在教育改革正在不停地进行深化,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将其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导者的身份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从情境化教学、个性化教学、示范化教学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221-01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师应该要充分的考虑到数学这一学科所具备的特点,并且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将抽象的知识为学生进行直观地展示。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时,一定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掌握的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采用情景化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使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必要的关联,所以说就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才能够真正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情景化教学的方法,来依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1】。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函数》这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时,其中的一个内容:y=f(x)处于[a,b]这一个区间上时,其图像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如果说,f(a)f(b)<0的时候,这一个函数在[a,b]这一个区间上是必然不会存在零点的。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形象,所以说并不能够对这一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以及掌握。所以说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依据这一教学的内容,会学生选择一些相关的生活情景融入到课堂中,例如,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一天的天气温度变化由零下4℃到了零上5℃,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这一城市在一天内气温发生变化的曲线图画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都能够知道气温的变化应该是连续的,所以说,如果将这一变化图与这一课时的函数模型进行有效结合的话,学生就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函数所具有的连续性一件函数零点的相关概念,并且在此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二、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使用数学的思维去想象世界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的角度去想象世界【2】。由于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进行问题解决的话就可以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题海的战术,正是这样,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不能够进行很好的拓展,并且不能够运用灵活的思维来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所以说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相似三角形》这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首先可以依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仔细看教师做提供的这两个全等三角形,请问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吗?为什么呢?那么如果这两个全等三角形是直角的呢,还会相似吗?如果说两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或者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一定是相似的吗?”教师所提出的这些问题,主要是依据不同阶段的学生来进行设计的,通过层层递进,由简单到难的形式。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可以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不仅仅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一定的拓展和发散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信心。
        三、采用示范化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的语言去论说世界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教师还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的语言去论说世界。作为一位教师来说,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并且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语言来进行现实世界的表达,通过采用示范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等腰三角形》这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时,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由于这一章的内容中包含了较多的数学语言,所以说学生在学习、理解起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负担。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对其中所包含的“两角、所对边、相等”等等一些概念运用数学语言来进行示范性的描述,也就是所谓的等角对等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对教师的数学语言进行模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对这些语言进行深层次的记忆以及理解。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时要重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进行培养,并且鼓励学生要运用数学的思维来进行问题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以此来促进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谷轶君.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J]. 考试周刊, 2019, 000(011):64.
【2】黄金花.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初探[J]. 新课程, 2018, 000(003):67-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