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互联网+时代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5期   作者: 徐义菊
[导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幼儿园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

        徐义菊
        合肥市琥珀山庄第一幼儿园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幼儿园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如何有效借助互联网时代下形成的新型技术,提升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品质,更好地完成家园互动成为了当下探索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互联网+时代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新模式展开探讨,通过理论分析,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幼儿园;家园共育
        引言:
        所谓家园共育,通俗来讲就是通过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联系,形成对于幼儿的共同教育工作。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中,由于缺乏有效的通讯方式,导致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始终处于幼儿园单方面教育状态中,而幼儿在该年龄阶段,正处于意识、能力、行为习惯的重要塑造阶段,因此,基于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家校互动,完成家园共育,为幼儿的健康生长创造更好的空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主题。
        一、教育现状分析
        现阶段家园共育模式开展面临着一定的困境,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由于部分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存在一定的错误心理,认为“老师文化高,让老师教就够了”,不需要自己过多的干涉幼儿的教育工作,因此导致家园共育模式开展艰难。另一方面,部分家长由于自身工作繁忙,想要给幼儿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因此割舍了部分陪伴幼儿的时间,甚至通过全托式的教育模式,来进行工作,导致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无法有效进行[1]。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情况,如家长对于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不理解,有一些偏见认为幼儿园教师实际上就是“生活保姆”,觉得教育工作开展很简单,导致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这也是造成家园共育模式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
        二、新模式探讨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首先给家园共育模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如QQ、微信等通讯软件的广泛应用、基于互联网即时性传播促使一些教学视频能够及时发送、通过互联网实现对于幼儿生活内容的分享与管理等,都让家园共育新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一)有效定位
        基于基础条件的优化,要实现互联网+时代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新模式的开展,首先就要形成新的有效定位,即打破传统幼儿园教育工作家园不平等的教育地位,加强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实现双向、平等、互动的教育行为,借助有效定位,更好地完成家园共育[2]。
        具体到实际中,可以从幼儿园网络平台的搭建来实现。幼儿园可以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形成幼儿园每日日志,对于院内的基本的信息和幼儿情况进行展示,与家长产生互动,利用平台,不单单推送幼儿园内的信息,还可以定时、定点、定期为家长推送一些育儿的知识,或邀请家长参与一些线上互动的游戏,通过互联网的开放性,实现定位的平等性和有效性。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首先能够清晰的了解幼儿一天的状态,并对于幼儿园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避免了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误解,同时,通过多信息的推送,家长能够不断学习新的育儿知识,改变自己错误的育儿观念,积极的参与到育儿行为当中来。最后,通过平台搭建,便于家长与教师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从而沟通幼儿的具体情况,而家园共育模式的达成创造实践意义。


        (二)亲子活动
        传统幼儿园教育中举办亲子活动以线下亲自活动为主,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突发状况等因素,无法参与到其中,促使亲子活动的开展不仅无法全覆盖,还会对于一些幼儿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借助互联网+时代,能够较好的实现开展线上亲自活动的行为。如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先一步获取家长比较方便的时间,便于具体活动时间与内容的安排,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在问卷调查中,填写一些自己认为可以开展的教育亲自活动,让家长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计划当中,成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提升家长的参与感,更好的实现家园共育新模式[3]。在具体活动的选择上,可以开展诸如“一起分享一部电影”、“线上互动一起绘画”、“线上讲故事”等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感情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于互联网的有效运用,完成对于家园共育模式的确立。
        (三)技术应用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不仅是网络便利,还促使一大批新媒体技术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而言,要尝试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整个教学系统当中,实现对于教学系统的优化组成,为家园共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3]。具体到实际中,如幼儿园的云监控软件的开放,让家长有渠道能够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园内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样的开放模式来增加家长对于幼儿园的信任感,从而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实现。或通过云端教学系统,整合教学资源,通过优秀教学资源的学习和借鉴,提升当下的教学水平。再或者,通过家园共育软件的开发,了解幼儿在家的具体情况,形成对于幼儿成长的全面了解,以便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家园共育中,有很多APP可以使用,比如“灰姑娘幼儿园管理软件”其中的功能特别齐全,比如课程自动化、食谱自动化、监控全程化等。还有“眯宝贝家园共育APP” 在这一个软件中,只有幼儿教师和家长才能实名认证,属于互动云平台,对于幼儿园来说可以借此开展云办公系统,而且比较专业,其中有特别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还有幼儿档案管理系统,让幼儿园能够实现一体化信息管理。家长也可以借助手机或者PC终端,掌握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状态。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可以将其用于家园共育中。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为具体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
        (四)特殊时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居家隔离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常态。尤其针对幼儿园孩子这一抵抗力薄弱的群体,更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停课不停学的家园共育模式。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群中定期发送有关于疫情防护措施以及可在室内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手工制作或互动游戏,体现出家园共育的优势。另外,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优势上来看,教师还可以利用语音或视频通话的模式定期对孩子进行家访,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状态,并通过面对面与孩子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为后续的入园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最后,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深入在线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反馈与评价上,教师可鼓励家长将群内推送的亲子游戏活动内容录制视频拍摄成抖音或其他短视频的形式向群内进行发送,营造热烈的学习分氛围,教师对优秀的作品展示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线上教学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捷性、开放性,也为家园共育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平等性、可能性,基于互联网+时代,幼儿园要牢牢把握这一机会,通过多维度的探索,摒弃传统教育教学思维的限制,大胆尝试,为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管理与培育空间。
        参考文献:
[1] 陆媚妮.探索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模式——以“网络”为媒介的家园共育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219-219.
[2] 肖金凤."微"时代幼儿园家长会新模式探索[J].江西教育,2017(03):12-13.
[3] 史海莺.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的模式实践和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245+271.
[4] 戴洪珠,周怡.幼儿教育中基于网络的家园协作互动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15):48-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