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5期   作者:蒲毅
[导读] 班主任是学生的最主要负责人,在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做好对高中班级的管

        蒲毅
        成都市新都一中 四川 610000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的最主要负责人,在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做好对高中班级的管理,培养学生塑造优秀的三观和人格,凸显自己在学生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引领作用,制定优秀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而随着学生逐渐步入青春叛逆期,加上班主任要管理班级几十近百位学生,这无疑是对于高中班主任组织管理能力的挑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秀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引言: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完善三观和人格的关键阶段,在高中阶段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生活中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树立正确理念,在学习上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职责重大,在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内心情感等,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三观和人格。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
        首先要明确的是,新课程理念一直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应该是学习和生活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引领者和解惑纠错者,这不仅是对于学习来说,对于班级管理来书也是如此,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以往一味说教、教师高控、权力过大的管理策略,将更多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步入青春叛逆期,在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内心情感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样的管理理念其实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特性[1]。
        其次要说的是,基于充分尊重学生这一理念,但也不是任由学生去自由发展,而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管理上的创新,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在于两点,第一点在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无规矩不成方圆,一直以来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权利却一直把持在班主任手中,或者是长期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老规矩”,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进去,新课程背景下要改变这一现象,更多的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采取多数服从少数或者求同存异的态度,逐条明确,逐条完善。第二点在于班级管理主体性的改变,以前一直是“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模式,而新课程背景下,该用“学生自我管理+学生互相管理+班主任管理”的多主体管理模式,或许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更易于被学生接受,管理工作也就能够更有效地开展。
        二、班主任高效开展管理工作
        (一)加强互动,找出病因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应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而这一切都需要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沟通,一直以来,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都是很严厉的形象,而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可以适当改变严肃的教学管理面孔,放下身段和学生平等交流沟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和意见,让班级氛围趋于和谐。


        其次,对于班级内部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在开展管理的时候,不仅仅是进行表面上的管理和规劝,更要深入地找到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就像是治病一样,只要找准病因,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二)分层管理机制
        在大多数情况下,班级内部优秀的学生总是占据大多数,而较难管理的学生占据少数,不同学生的精神状态、思想情况、情感情况等都会不同,而以往教学中,班主任却更多地将目光放在学习成绩好、表现优异的学生身上,这在根本上就是错误的,相比而言,学习较差、管理不当的学生更应该受到关注,班主任管理工作因此加入分层管理机制,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分维度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综合划分,并进行适当的教学与管理资源倾斜,在上述对学生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实现更精准、更具针对性的管理,实现对症下药,落实管理,让管理工作能有效开展下去。
        (三)全程管理,动态跟踪
        班主任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进行实时跟踪,进行更有深度更有层次的管理,及时更新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进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断判断工作开展的进度是否优秀,不断优化管理工作,让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例如某一学生是典型的“学困生”,学习较差,针对这一位学生,班主任和各科教师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生活状态,制定了较为严谨的帮扶策略,实时更新数据,教师之间实时交流,分析帮扶策略的有效与否,也是重点工作。
        (四)与家庭教育相联系
        鉴于家长并非专业的教育者,而学生步入青春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或多或少与家庭都有一定矛盾,家庭教育难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及时与家庭教育展开联系,展开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根据包括对学生的沟通、监督、考核、分析、激励等各种情况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及时交流汇总,相互促进,家长要听取建议,加强家庭教育建设,班主任也应敢于接受批评建议,还要自觉反应自身情况,把对学生开展教育和管理中的问题与难点暴露出来,分析适当的办法。
        (五)和社会教育相联系
        社会是高中学生所要接触的“新的平台”,在高中阶段,高中学生迫切地想要和社会建立联系,堵不如疏,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重视社会教育,一方面将社会中的现象拿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加以探讨,一方面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上一点说的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要从尊重学生做起,在班级规章制度以及班级管理主体性方面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另外,还要构建更好的班级氛围,更好地了解学生,分层管理教育,全程管理,并且与家庭教育相联系,做好这些,才能让班级管理更加有效地展开。
        参考文献
        [1]刘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J].才智,2016:137.
        [2]赵婧.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