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5期   作者:杨惠
[导读] 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合唱教学属于重要的组成内容

        杨惠
        湖北省恩施市白果乡桑树坝村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合唱教学属于重要的组成内容,同时合唱也是一种具有较强科学性以及艺术性的音乐形式。在我国传统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往往对合唱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并且在合唱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学音乐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受到了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也尝试对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有效性 提高策略
一、注重突出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往往表现欲望较强,渴望得到教师、家长以及其它同伴的关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予以凸显,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意识得到激发。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没有对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了解,这也使得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课堂形式之下,势必会逐渐丧失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演唱时保证体态标准,姿势正确,身体要自然平直,复习要流畅,使身体保持放松的状态要用鼻孔和嘴巴同时吸气,保持气息均匀。在进行歌曲演唱的时候,教师要要求学生保持字正腔圆,这样才能使演唱的感染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合唱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合唱学习的兴趣
        想要使小学生可以有效融入到音乐合唱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音乐合唱学习的兴趣进行激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能力较差,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的对其进行单一重复式教学势必会使学生的合唱积极性受到影响。教师可以尝试在合唱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的歌唱氛围,使其可以与歌曲本身的情绪状态更加符合,这样可以使小学生的合唱兴趣有所提升。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合唱《小鸟请到这里来》这一曲目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树木、小草发出了新芽;小年在天空中盘旋。然后在这段视频中加上《小鸟请到这里来》这段配乐的伴奏,学生往往会不由自主的跟着伴奏唱起来。教师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合唱方式,将这首歌曲分为两个声部,分别代表视频中的“小鸟”以及“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课堂教学意境的有效渲染,使得学生的合唱更加有层次,发音也更准确。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定学生独唱的内容,从而使得演唱效果更加丰富,这也使得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掌握更加准确。


三、通过打击练习的方式提升小学生音乐合奏能力
        想要使小学生的音乐合唱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其合奏能力经行培养以及提升是非常重要的,节奏感是音乐的骨架,想要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加准确的表达,对其节奏感进行培养以及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音乐教师在进行合唱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有意识的在其中融入打击教学,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掌握节奏感。教师可以先培养学生顺着音乐的节奏来进行简单的拍手、拍腿以及跺脚等动作,从而实现对节奏的有效控制,这样一来也使得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逐渐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如何应用自己身体来充当打击乐器的时候,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氛围也会更加活跃、自由。当学生已经可以较为灵活的根据音乐来进行节奏打击时,教师应该指挥学生进行分组合唱,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敏感程度。教师还可以尝试将手鼓、腰鼓、三角铁等较为常见并且方便携带的打击乐器带入到课堂中,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结构更加丰富,也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明显提升。打击乐器的合理应用可以使音乐节奏更加形象的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对其进行理解,使得学生对音乐作品结构的掌握更加具体,培养了学生五官的综合反应能力,合唱效果更好。
四、设定具有带入性的教学情境
        想要使小学生的音乐合唱课堂融入性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应该对学生现阶段的兴趣取向有深入了解,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可以尝试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具有带入性的教学情境,避免合唱教学流于形式。教师可以尝试针对合唱曲目的实际艺术特色以及所传递的情绪来构建起教学情境,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优化。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合唱《两只老虎》这一曲目的时候,教师可以扮演成打老虎,让学生扮成小老虎,教师领唱,学生跟唱,在演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互动,这样可以使教学情境的带入性得到明显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点。并且,教师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秉持着实践性的原则,提升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得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进行培养,这是提升学生合唱品质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养成摸索音乐作品结构的习惯,这也使得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入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加玛丽娅·叶然汉.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南北桥,2020,(11):83.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81.
[2]申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6):158,160.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20.06.158.
[3]袁莉.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9):141-142.
[4]杜磊.关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6):46.
[5]白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