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5期   作者:王雪燕
[导读] 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多的是强调教学创新

        王雪燕   
        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联合校,山东  聊城     252111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多的是强调教学创新,小学美术课程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之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以往的教学目标往往过多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出的学生不会创新,只会墨守成规。社会价值观审美趋势的变化都呼吁美术课程进行改革,加之国家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要求各类学校必须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小学美术课程迫切需要探讨出适合学生真正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彻底转变传统教学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
        当前,美术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当中所占比重较小,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再加上师资的匮乏,使得学校美术课程的开展受到一些限制。而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路径,对学生将来的多元化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本文把情境教学的成功模式借鉴到美术教学当中,探讨其可行性,以求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从而真正达到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
        一、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情境教学的应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吸收知识点,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价值。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学生更加容易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不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培养学习兴趣,一举两得。其次,能够锻炼学生的洞察分析能力,把知识点隐藏在相应的情境内,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领会相关知识,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就会得到锻炼,这些能力不仅能够应用在校园里,在校外生活中也会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情境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起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来说,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加容易亲自动手,美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小学美术情境教学的现状
        情境教学最初起源于战后的德国,在经历长期战争之后,为了彻底改变国内满目疮痍的教学环境,改善基础教学条件,以此为背景提出了情境教学的最初概念,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经历了战后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情境教学模式得到了飞跃发展并取得成功经验。
        我国最早在改革开放伊始,就从国外引入了情境教学的模式,在当时应试教育环境下,情境教学模式只是在语文学科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发展,并形成了一套可运用的成熟体系。情境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创设一些环境来对书本中文字阐述比较抽象的内容进行具体化实物化的转换,并以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寓教于乐。在此环境下,通过创设一系列轻松的氛围来进行现场教学,不仅学生更加乐于学,也促进教师不断创新,创设出更加符合学生的情境来进行教学。
        在小学美术中引入情境教学模式是最适合不过的了,美术的教学素材很多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比起学习文言文来说,美术的教学知识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而且美术教学中注重的是采风,比如学生要画好一棵树,不可能凭空想象,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对树木具有非常直观的视觉印象。因此,应用好情境教学,对小学美术学科来说非常重要。


        三、小学美术课程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创造生活化情境
        美术书本中的很多知识都跟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对比起语文等其他学科来说,非常容易创造学习的情境。所以,美术教师要善于运用书本中的知识来跟现实生活环境相结合创造生活化情境,比如讲到剪纸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过节的气氛来创造教学环境。一般来说,剪纸作品大多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运用到,所以教师可以采用红色的主题背景,凸显出过年的喜庆氛围,在学生创作过程中,适当播放一些轻松欢乐的节日歌曲,把课堂氛围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样不仅教师教的愉快,学生学的也欢乐。
        (二)通过事物展示来创造情境
        美术课很多绘画素材的实物都非常容易得到。比如在教学生绘画水果的时候,教师可以非常容易把这些水果的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临摹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的方式,通过播放动物视频或者图片来对学生进行展示,这些展示对于书本中的静态呈现,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和学习,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来创造情境
        语文跟美术,音乐跟美术都能进行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学生校外实践的时间,努力创设情境,比如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春秋游等。同时,还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设定实验场景让学生带着好奇慢慢走进课堂,比如讲到水彩调色的内容,就可以让学生大胆实验,通过不同的颜色调出另外的颜色。
        (四)结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基础,探索融合新途径
        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应当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以及认知特点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融合起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过程中要学会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元素,将情境教学赋予更多的生活化色彩,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运用生活中的情境来创作,提高洞察能力和创作水平,丰富想象力,生活化教学既可以引入生活化的元素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等进行展示,也可以在第二课堂中进行应用,在组织开展的写生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全面提升美术创作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还可以将情境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进行融合,结合教学要求设定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入当前的电视媒体等相关的话题,比如根据生肖年和不同的节日主题等进行问题创设,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从而强化概念和理论的认知,并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美术创作能力,积累丰富的经验,用于生活中。
        四、结语
        当然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还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一起加强互动,注重学习交流和总结反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美术教学水平,促进情境教学法和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性,促进美术教学活动的深度开展,为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开展美术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建融.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2]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