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白猫的“凝望”——浅谈郑振铎作品《猫》之补白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5期   作者:徐勤法
[导读] 语文课本中,含蓄蕴藉且行文简洁之处往往包孕作者独到的匠心,

        徐勤法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龙泉中学 淄博市 255144
        初衷
        摘要:语文课本中,含蓄蕴藉且行文简洁之处往往包孕作者独到的匠心,阅读教学时,引领思考和解读文本就变得有趣和有味,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阅读教学 留白 补白
        教学郑振铎作品《猫》这一课,笔者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应。那就是:第三只猫死亡原因的案情分析和第三只猫的“凝望”鸟笼。两者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感兴趣,有话说,但前者因为涉及人性,往往归结失于肤浅,并且实际教学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大段时间分析,当然如果将这个问题当成这节课的主问题贯穿全文讲解,可能会有所不同。
        相比而言,花白猫“凝望”鸟笼既贴近了学生的实际,又从教学设计的环节上更加丰富了课堂内容。在分析了文章内容之后,适当的文章写作技巧是比较符合我们教学的实际情况的。而且,难度系数相对较低,所需时间相对较少,符合课堂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车建新说:“一切的智慧皆来自体验。”① 想方设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从作者的或者自己的视角进行阅读体验,实在是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智慧的极佳手段。
        留白与补白
        “补白”是书画作品的专用语,是指在作品留有空白的地方“润色”。
        语文课文大多出自名家,传统的语文人其语言特点自带含蓄蕴藉,这样就使得文本中语言极具有思考价值和审美价值,包孕着很多“不确定”的需要文本细读的“空白”,这些地方往往正是作者行文的韵味聚集之地,匠心所在。如果阅读教学中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将之忽略,那么将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损失。
        所谓补白,就是在教学中利用文本的空白点或生发点,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补上言语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
        补白就是填补“不尽之意”和“言外之意”。
        《猫》之留白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猫》之补白
        在以上三句话里出现了两次“凝望”,花白猫到底在凝望什么呢?这个问题就变成了本文在解读过程中一个极具思考和想象价值的问题。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得到了各种情形的回答。

但是,往往脱离了文本的思考就失去了它固有的土壤,只能成为我们思维浅显的外化,而远没有达到体会文章意蕴的目的,诸如“我想吃鸟,但是我懒得过去”“对面的这是什么鸟”云云,如此回答,作者的生花妙笔又怎能为读者所发现,作者的韵外之致、弦外之音又怎能作为一道风景显现于课堂?
        立足于文本,是补白的重中之重。以下分析几种可能:
        1.课文中这样写道: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生活对于花白猫来说,是没有什么乐趣可言的,待在这样一个毫无家庭地位的地方,难得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鉴于此,花白猫的凝望仅仅只是一种欣赏,只有在这里,自己才有点兴趣。爱美之心,人心有之,更何况它们又有如此甜美的歌喉呢!生命多舛,难得有此快乐!这是从猫的喜好着眼思考的结果。
        2.如果我们从猫的性情上看,这是一只不活泼又好像具着天生的忧郁性的猫,即便春天来了,它仍不改它的忧郁性,可见,相比而言,这只猫性情相对执拗,在主人的逗弄之下尚且如此,几只小鸟怕也激不起它的兴趣来吧,自己只是想蹲坐在桌子上而已。
        3.当然,我们还可以补白的物质一些,学生们会很轻易的感知到这一点。花白猫见主人优待芙蓉鸟:换水、加粮、洗刷笼子,而自己连最起码的温饱都难以解决,上文说到,有一天,因为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猫被烧脱掉好几块,如此环境,与这芙蓉鸟定时定人定标准的星级房间可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啊,羡慕之意自不待言。
        4.从数量的角度看,眼前的芙蓉鸟是两只,而自己却是孤家寡人,两只鸟儿的关系不论是兄弟姐妹,抑或是父子母女,当然常规是夫妻可能性更大一些,这些都会成为花白猫思考自己人生的一种激发点,自己有没有过恋人,父母总是有的,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结果自然是分离,与眼前的鸟儿团聚形成对比。
        5.从时间的角度看,对鸟笼的凝望相对较长,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认为在过去或者将来花白猫又想到了什么,比如从前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两只鸟曾经与自己有过何种交集。
        6.从空间的角度看,自己在没有来到这个家庭前,从前的家庭中是不是也有鸟,他又会想到从前的那个家庭?当然这里边可以渗透进的内容就更多了,从前那家也有这样的鸟,那时主人待我还很好,鸟儿也经常和我聊天。
        7.借助叙述技巧,荡开一笔,可以借助“听张妈说”这样的句子开头,就可以将这个家庭从前的两只猫纳入到这个情境中来,当然务必与眼前发生关系,比如听张妈说,从前这家里有过两只猫,那两只猫可比你活泼得多,那时也不用喂鸟,换水。
        补白技法的使用在本课最大的效果就是让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地锻炼,花白猫的“凝望”也为反复出现成为了我们思考的焦点,这样就极大地丰富了文本自身的魅力,这恐怕就是语言含蓄的魅力所在吧。
        其实,补白的魅力往往就在于不确定性,可能花白猫就仅仅是想与芙蓉鸟平等的站在近前,只是精神上想与这两只鸟进行沟通而已,毕竟在这个家庭中自己的若有若无,终于能看到同类了。
        补白教学建议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伙伴,让生命的个体在宽松的课堂中悄悄地生长出智慧。”②阅读教学中,如果设计补白练习,务必要求学生熟读文本,没有原文的相关情节做补白的铺垫,那样的补白就不是花白猫的“凝望”,而是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脱离文本对自己想象的“凝望”了,这是一种无根据地幻想,是没有任何的教学价值的。
        参考文献:
        1.车建新 钱庄著《体验的智慧》,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2.李镇西《做个好老师并不难》,青岛出版社,2015年8月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