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异家庭中高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及教育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5期   作者: 易倩
[导读] 在当今社会当中,离异家庭属非常常见的一种社会问
        易倩           
        成都市铁路中学校     610081     

        摘要:在当今社会当中,离异家庭属非常常见的一种社会问题,父母离异会对子女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女子出现不少心理问题。众所周知,高中时期乃是学生学习以及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够对高中生一生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在高中阶段,学生普遍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如果父母离异,会加大高中生的压力,致使高中生出现不少心理问题,进而对其学习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对离异家庭的高中生存在的问题行为的具体类型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离异家庭当中的高中生实施教育的对策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离异家庭;问题行为;教育对策

        前言:近些年来,伴随国内的离婚率逐渐上升,离异家庭当中的子女出现心理问题渐渐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高度重视。父母离异会给高中生学习以及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极易导致高中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最近几年,在犯罪人群当中,包含很多离异家庭的子女。所以,高中教师需对离异家庭当中的高中生予以关注,对其实施心理教育,进而促使高中生实现健康发展。为此,对离异家庭当中的高中生实施教育的对策展开探究意义重大。
一、离异家庭的高中生存在的问题行为的具体类型
(一)脆弱型
        脆弱型的高中生多为女生,由于失去父母溺爱,缺少自理能力,经常把自我当作中心,感觉父母亏欠了自己,所以对父母拥有很多要求。这样一来,就导致这类高中生会做出一些“报复性”的行为。长此以往,此类高中生会变得更加脆弱,无法承受失败以及挫折。此类高中生在与同学进行交往期间,需要同学迁就以及谦让,极易和同学出现矛盾,感觉自己非常可怜。此外,此类高中生缺少学习毅力,在遇到挫折以后,长时间无法抬起头来。这样一来,就导致此类高中生学习成绩极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偏科现象[1]。
(二)自卑型
        自卑类型的高中生父母的心态以及性格多是沉默不语、不善言谈型的,无法给予高中生细致的关爱。高中生在此种家庭氛围当中成长,极易产生苦闷、悲观、沮丧以及忧郁情绪,缺少活力,而且难以对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尽管平时与关系较好的同学以及朋友进行交流,然而一想到父母,就会比其他高中生更加容易陷入到低沉忧伤的心境当中。此类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卑感,非常敏感,而且缺少自信。同时,这些高中生不愿意教师以及其他同学了解自己的家事,也不愿意父母参加家长会。针对教师批评,多数学生都不会顶撞,不会主动向父母以及同学倾诉自身苦恼[2]。此类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以及独立性,通常不会太过依赖他人,然而在感情方面非常渴望温情以及亲情。
(三)逆反型
        叛逆型的高中生的父母在离异以后,由于工作变得非常繁重,而且工作时间非常特别,社交活动非常多,无法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管教。尤其是在高中生放学以后这段时间当中,家长难以督促高中生学习,很少有机会以及时间与高中生谈心。利益父亲与母亲对高中生要么互相推诿、互相指责,有时还会恶语相向。如此一来,高中生难以感受家庭温暖,对于家庭毫无留恋,感觉外界要比家庭更具吸引力,感觉同学与朋友都比父母更有“爱”。所以,高中生在放学以后,普遍不愿回家,喜欢流连于外面精彩世界。但父母对于学生在外面到底做什么一无所知。有些家长会会严厉指责高中生,但很容易被高中生撒谎蒙蔽过去。这样一来,极易导致高中生出现一些问题行为[3]。


二、针对离异家庭当中的高中生实施教育的对策
(一)构建离异家庭的高中生档案,对学生情况加以全面了解
        当学生进入到高中以后,教师需要针对高中生构建相应的档案,特别是针对家庭离异这类高中生,教师必须对其家庭情况,父母离异的具体原因加以了解,多与这些高中生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对其学习、心理、生活、行为以及家庭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针对高中生实施必要的学习以及心理辅导,对其问题行为及时加以矫正。同时,教师还需定期和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对单亲家庭当中高中生实际情况加以掌握,对于不同情况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二)创设爱的氛围,促使高中生感受爱
        父母离异的高中生普遍处在缺乏爱这种环境当中,在父母离异以后,高中生会感觉失去了父母的爱。为此,教师需为其创设爱的氛围,促使高中生感受爱。同时,教师还需教育高中生对单亲家庭当中的学生进行主动关心,为此提供相应帮助,不允许班级同学嘲笑其家庭状况。而在良好环境当中长大的父母离异的高中生经常感觉自身处在充满友爱以及真情的环境当中,这样会让其感受生活当中处处充满阳光。针对这类高中生,教师需让鼓励其不断努力,促使其时刻感受到班级温暖以及友谊。这样一来,可以促使高中生实现健康发展。
(三)构建谈话制度,促使高中生感受亲情
        师生谈话是双方交流的一个有效方式。高中教师可通过面谈、书信谈以及作业本交谈这些方式,对于父母离异高中生近期表现,和其展开细致以及耐心谈话,要对高中生的进步予以肯定以及表扬,同时及时批评其错误行为,帮助其对错误出现的具体原因与危害加以全面分析,促使单亲高中生感受到亲情。高中教师通过此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可以让单亲学生了解到,在其成长道路上,一直有教师以及同学为其加油,给予其鼓励,给予其关爱,让其感觉自己是受到他人关注以及关心的,进而促使高中生健康成长。
(四)强化心理教育,帮助高中生树立起正确人生目标
        开展学校教育当中,教师需定期以及不定期的开展心理教育,这样有助于对高中生出现的问题行为加以转变。开展心理教育期间,教师需进行正面引导,借助一些单亲学生成功案例激励高中生树立起正确人生目标,促使其努力学习以及奋斗,促使其健康发展。同时,教师还需对问题学生及时加以心理疏导,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及时帮助其解决问题,除了关注其学习之外,同时还要关注其生活,让其找到人生目标,进而为了人生目标而不断努力。
(五)家长与教师一同配合,构建良好教育环境
        针对高中生而言,父母离异会给其带来较大上海。而把此种伤害降至最低,这是所有教师以及家长应当肩负起来的责任。由于此种打击与伤害上很多单亲高中生时候受到伤害,进而导致其出现不少问题行为以及心理问题。特别是针对高中阶段的单亲学生,高中教师需多到学生家中进行拜访,和其父母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交流,争取得到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以及密切配合。而且,在学校当中,教师需给这些高中生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促使其逐渐消除心目当中的顾虑,有效增进高中生之间的友谊,对其人际关系加以改善。对于单亲高中生,教师需付出更多的爱心以及耐心,展开细致的教育工作,给予其更多关注,同时对这类高中生进行严格教育,这样才可促使其健康发展。
结论:综上可知,针对离异家庭当中的高中生实施教育工作属于长期并且系统性的一项工作。受到父母离异的影响,高中生极易出现自卑、叛逆以及脆弱心理,导致高中生出现不少的心理问题。为此,高中教师需构建离异家庭的高中生档案,对学生情况加以全面了解,创设爱的氛围,促使高中生感受爱,构建谈话制度,促使高中生感受亲情,强化心理教育,帮助高中生树立起正确人生目标,家长与教师一同配合,构建良好教育环境,进而促使高中生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章菲菲.离异家庭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对策——以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为例[J].才智,2019(07):147.
[2]张会.浅议家庭状况对高中生厌学的影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9):45.
[3]颜剑雄,程建伟,李路荣.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01):106-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