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浩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400010
摘要:德育教学指的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德育教学的场所不仅包括学校,还包括学生所在家庭和所处的社会。通过德育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但是长期以来,很多班主任老师只重视日常教学和班级纪律,并未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上费工夫,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因此,班主任要提高对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德育教学效果,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学;有效策略
步入高中以后,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然而,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发展与成长。这时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学生的引路人,要积极承担起自身的职责,以激励策略辅助开展德育工作,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之主动去了解各种德育理论,并对自身的言行进行反思,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由此不断增强德育效果,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发展。
一、高中德育工作教学现状
1、班主任错误的德育工作理念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少高中班主任的德育仍然停留在理论性的教导方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说教的方法,教学方法单一。硬性的规定和管理,会让学生产生叛逆心理,不服从教师教导,甚至采用敌对心理与教师作对,故意违反班级规章制度。开展德育工作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解决。这种错误的德育工作理念是不少班级存在问题的重要因素。
2、班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部分班主任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非常单一,甚至认为德育工作就是给学生训话。这非常容易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拉大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德育工作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管理,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的状况。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采用硬性办法,统一管理。这种机械僵硬的管理手段和模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3、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学校过分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一些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仅仅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习效果,而忽视了他们的品德培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这种情况让学生形成了唯分数论英雄的错误观念,影响了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自觉性,甚至使他们形成错误观念,认为只要分数高就可以,不需要其他的东西来充实自身,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能力培养非常有害。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1、提高班主任自身修养
高中生出于对新鲜事物有极强好奇心的发展阶段,世界观与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事物缺少明确的评价标准,因此能否在这个时期提高自身素质,将直接影响其后期的整体发展。
班主任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与实施者,其自身修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德育教学的整体素质与水平。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为亲密的教师群体,几乎每天都会与学生相处,在一定程度上,班主任就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风向标,其自身修养(个人品格、素质、行为)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绝大多数的班主任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在日常管理中很少出现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的现象,但是班主任自身素质提升工作不应只是停留于表面,班主任还要积极、合理地运用课余时间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做到有内涵、有学问,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班主任应该及时地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增加德育工作经验,掌握相关沟通技巧,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2、尊重学生地位,了解学生需求
学生是德育教学的主体,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同时甸位学生又是独立的个体,甸个人有自己的想法、性格和特点。这就需要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学时要充分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住学生共性。同时,班主任要了解班里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想法需求,了解他们的个性,从而使得德育教学更具针对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习的压力与内心的躁动在这一时期充分交汇,这使得少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时,要充分与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和思考问题,而不是敷衍的赞赏或批评。要让学生认识到高中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学校和老师制订的各种规则都是为学生考虑,希望学生能够约束自己,以便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实现人生的飞跃。
3、严格管理与激励相结合
高中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绝不是简单地没有规则的对学生们进行道德教育,相反,需要以一定的规则为基础,严格对待学生,并结合一些具体的激励措施。在班级里的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后,例如由于某些矛盾与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发生口角,甚至两个学生打架出现了严重的受伤事件,对于此类事件,班主任应该深入实践调查,不应该听取学生的一己之言,应该全面、冷静、系统地进行分析与调查。班主任可以询问班级里的其他学生,询问他们事情的起因,以及它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最大程度地征询班级里其他同学的意见,并综合自己的经验后进行处理。要注意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总结归纳工作,以便在以后出现类似的事件时,能够高效率、及时地进行解决,使同学们信服,提升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对于在学习或生活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要适当的进行激励与奖励,可以将该同学的事迹在全班甚至全校的范围内进行宣传,积极引导该生与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分享经验,并且可以将学生们的卓越行为列入到最后的期末成绩中,从而加强学生们对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习行为与生活行为的重视,自觉地服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班主任要积极将德育管理的工作与学生的文化课学习积极的相容,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更多的德育管理工作愿意去成为班级德育活动参与的一份子。使学生在更多主动睦地位的引导下,愿意去进行更多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抓住德育锻炼的学习机会,通过自身的能力提升,获得更多教师的表扬,让他们在快乐和健康地成长过程中,同时得到家长和教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韩进城.浅析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现状与优化策略[J].考试周刊,2018,(52):179.
[2]薛凤志.关于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8,(35):315.